前言

  我的母親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小時候,在母親的懷抱里,我聽到了她許多的往事。

  母親出生于1934 年,那是一個戰亂、饑饉的年代,中國大地上充斥著動蕩和離散的人間悲劇。母親有一個姐姐,后來又有了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因生活所迫,外公下南洋去了,留下外婆帶著五個孩子在家里艱難度日。跟外婆外出討飯、起早貪黑去地里干活,是生活留給母親的童年記憶。

  新中國成立那年,母親剛滿十五歲。在她長到二十二歲的時候,她的姐姐和弟弟因病相繼離開了人世,那以后,她成了孩子們中的老大,開始擔當起家中的一些重任。

  艱苦的生活經歷,家庭一次一次的大變故,沒有把母親壓垮,反而培養了她吃苦耐勞、堅忍頑強的性格。她不僅把一個家撐了起來,而且,二十出頭兒就成了村子里一名叫得響的婦女干部,和村民們一起投身到了農村新生活的建設中。

  1958年,母親正懷著我的時候,在一次勞動中,她不慎被一棵大樹砸倒,她的腿因此留下了終身殘疾。母親這次受傷,成了她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第二年,政府為了照顧她,將她調到縣城一家縫紉組做衣服,1963年又安排她進昌邑縣抽紗廠當了工人。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父親在偏遠的鄉鎮工作,只有母親帶著我們兄妹仨,還有一個大我十歲的三姨,在昌邑縣城里生活。對于母親來說,這種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充滿了艱辛,可是我們很少聽到她抱怨什么。

  母親一生簡樸,一世勤勞,不知道愛惜自己,也從不讓自己歇歇腳。1984年母親已經退休了,又被廠里返聘回去搞社會加工,她帶著幾十個婦女,一干又是二十二年。直到一次意外把腿摔骨折了,拄上了雙拐,才徹底結束了自己的工作生涯。這年她七十二歲。

  母親勞碌了一輩子,或許是勞碌慣了,母親成了一個不能閑著的人,閑下來就出毛病。從2012年開始,她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為了照顧她,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多了,并且開始用相機來記錄她的晚年生活,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母親》這本攝影集。

  這是在我的影像記錄中給母親拍的第一張照片。那一年母親54歲,看上去還算年輕。當時父親也還健在。身邊兒孫繞膝,父親母親的臉上都浮現著慈祥的笑容。

  1988 年春節 全家福

  1988年2月 父母的合影

  這一幅父母合影也是1988 年春節期間照的。兩位老人飽經歲月滄桑,恩愛如初,讓我們做子女的感到敬慕與幸福。

  2004年1月14日 父母的最后合影

  父親和母親都漸漸變老了。與1988 年那幅照片時隔十六年,我給他們拍下了這張合影,這是他倆最后的一張合影。就在這一年,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母親變得孤獨了。

  2010年5月7日 母親舒心的微笑

  這一年,我把母親接到濰坊我家里來住。我常常會陪她到小區院里走走,走累了就休息一會兒。你看她多舒心、多愜意。

  母親在女兒家里度過了平靜、快樂的時光。她看看報紙,和孩子們一起說說笑笑,享受著人世間的天倫之樂。但誰也不會料到,一個看不見的病魔正在悄悄地襲向老人。

  2011年1月22日 讀報

  這一天,我給母親拍了一張肖像。母親臉上布滿了歲月的滄桑,但顯得格外慈祥。在眾多照片中,母親最喜歡這一張。我給老人家放大了一張,她一直把它擺放在家里顯眼的位置。

  2011年1月22日 慈祥

母親共生育了兩兒一女。她用心血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她最大的牽掛和驕傲。母親共生育了兩兒一女。她用心血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她最大的牽掛和驕傲。

  2011年2月4日 母親與兒女們

  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在一家酒店里,為母親過她的77 歲生日。老人家這會兒腦子開始不好使了,可是在我們心里,她依然是我們的主心骨,是我們的依靠。

  2011年2月20日 77歲生日

  2013年2月27日 病中的老壽星

  母親79歲生日那天,我們為她戴上了壽星王冠。那時,她已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了。為了緩解老人家的病情,我的哥哥和弟弟總是變著法兒逗她開心。

  母親的病情糾結著兒女的心。這年過完春節,我又把母親接到我家里來了。以前每次來,母親都很高興,可這次完全不一樣了。她顯得很狂躁,很不樂意,剛一來就鬧著要走,不讓走就躺在沙發上慪氣。

  2013年3月14日 沙發上慪氣的母親

  一次次地整理她的衣物,鬧著要回她自己的家,也不說為什么。看著母親的樣子,我的心里很難過。

  2013年3月14日 鬧著要回去

  就在被我接來的第一天,母親的包裹不知包起了幾次,又解開了幾次。每包上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母親啊,人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有誰知道,有時候兒女的心也很可憐。

  2013年3月14日 母親的包裹

  老話說,老小孩兒,小小孩兒,我那天才知道它的涵義。為了穩定母親的情緒,我找了一些玩具來哄她,可她不喜歡。

  2013年3月14日 玩具

  有幾個小時,不再鬧著要走了,可仍然是焦躁不安。她拄著拐杖,在屋里來回走著,似乎在尋找著失去的過去。

  2013年3月14日 拄著拐杖的母親

  這是漫長的一天。我像哄孩子一樣哄她,給她買各種水果吃,可她還是不開心。水果放在嘴邊,還像在想著心事。可是我,怎么想也想不透她的心事。

  2013年3月14日 吃水果

  突然間,又鬧著要走。我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騙她,說送她回去。一聽說要走,她立馬開始穿起衣服。

  2013年3月14日 抬腿要走

  我只好帶母親到院子里轉幾圈。看到沒帶她回去,她又不高興了,坐在樹下,拄著拐杖生起悶氣來。這漫長的一天終于熬過去了。

  2013年3月14日 生悶氣

  時隔四個月,心里惦記著母親,我又一次將老母親接到我家。怕她鬧著要回去,我先帶她到商場逛了逛,給她買了一些衣服和零食。她顯得很高興,我也算松了口氣。

  2013年7月11日 拄著拐杖逛商場

那天從商場回來,我下廚給母親包了她最喜歡吃的包子,還做了海參雞蛋湯。那天從商場回來,我下廚給母親包了她最喜歡吃的包子,還做了海參雞蛋湯。

  2013年7月11日 為母親蒸的包子

  我知道母親不喜歡吃海參,她說吃厭了,但我還是哄著她多吃點,想給她增加點蛋白質補補腦子。我覺得這也許有利于她身體的恢復。從母親凝思的面孔里,我想起了兒時母親為我們操勞的情景。

  2013年7月11日 凝思

  母親年輕時受過很多苦,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又患上了這種病。我拿來各種水果給她吃。我總覺得她以前舍不得吃,想把以前落下的都給她補回來。

  2013年7月12日 端給母親的水果

  這一天,我怕母親上火,給她喝水有點多,結果母親一天尿濕了四條褲子,三雙鞋。母親這次來比以往糊涂了很多,有時連我也不認識。那天我對她說:“您在我家多待些天,我好好侍候您,因為您是俺娘。”她卻對我說:“胡說八道,誰是你娘,你是俺娘。”有一天她非要找小兒子,可是,當我弟弟來了她卻認不出來,嘴里還是念叨著要找小兒子。唉!我好難過!

  2013年7月12日 尿濕了的鞋子

  我費盡心思讓母親吃好 、喝好、玩好,可她還是鬧著要走。這天她一直在門口掰門鎖,我說什么也不聽,最后把門把手弄下來了。

  2013年7月12日 鬧著要回自己的家

  我忽然想到,古人說:“順就是孝。”為了順著母親,為了不讓她煩躁,從那以后,我很少接她到我家來住了。我們兄妹仨商量好,每周輪流回去值班照顧老人。

  那天,我在母親家給她包餃子,母親來了情緒,非要給我搟餃子皮。看著老人家專注的樣子,我不禁想起兒時母親為全家人包餃子的情景,眼睛便濕潤了。

  2013年8月26日 在母親家里包餃子

  這一天,我為母親拍了一張照片。看她老人家那張布滿歲月滄桑的臉,笑得有多甜啊!

  2013年10月15日 開懷大笑

  做女兒的心細。我每次回去都是這樣從頭給她整理到腳,剛給她洗完頭又忙著洗腳,經常顧不上拍照。母親雖然糊涂了,可仍然知道心疼女兒,常常會說:“你歇歇吧。”這讓我想到,母愛是一種天性。

  2013年11月13日 “歇歇吧”

  母親的房子拆遷了,我們安排她臨時住在哥哥家的一套空房子里。可能是患那種病的原因,她總是煩躁,我們就盡量逗她開心。偶爾,老人家也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2014年2月16日 開心一刻

  病中的母親,歡笑是短暫的,更多的是無緣無故的哭鬧。這一天,我將母親哭泣的照片拍了下來,心里很難受。母親的哭泣就像是一把刀,在割著我心頭的肉。

  2014年4月24日 哭泣

  母親真的是病糊涂了。她常常搞這樣的惡作劇,大熱天把幾件衣服(包括褲子)都套在頭上,有幾次脫不下來,我們只好把衣服剪了。

  2014年7月9日 惡作劇

  有時候她會將胳膊也從衣領里穿出來,讓我們哭笑不得。我們只能好言勸她,幫她把衣服穿好。

  2014年8月5日 “花樣”

  母親得了這種病,便成了“老小孩”。這一天,我給她接便,可她怎么也不上便椅,趴在桌子上就是不起來。

  2014年12月23日 使起了小性子

  給母親買了零食、水果,經常一會工夫就找不到了,原來是被母親藏起來了。她有時塞到褥子底下,有時包在衣服里,有時放在便盆里。有一次還把一個生雞蛋裝進口袋里,擠破后弄得滿衣服上都是蛋液。瞧,得了這種病,看人的眼神都和以往不一樣。

  2014年12月23日 “隱藏術”

  母親的胃口特別好,并沒有因病而減少食欲。她每天早上能吃兩個雞蛋和一碗面條,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2014年12月24日 早餐

  2015年1月7日 黑白顛倒的作息時間

  母親上了年紀,晚上睡不著,白天坐著就打盹。你看這幅照片,她坐在椅子上,蓋上棉墊,睡得多安詳。

  母親是個閑不住的人。她每天在家里忙個不停,大包小包的搗鼓來搗鼓去。有時我給她晾曬被子和衣服,可不多會兒她就都給拿回屋子里了,經常把濕漉漉的衣服包在被子里面,把蔥和蔬菜包進衣服里。

  2015年1月17日 “忙活”

  母親將晾曬的被子拿進屋里還不算,還要不停地轉移地方,似乎放在哪里都不放心。看她凝重的神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2015年1月17日 神態

  母親把東西東藏西藏,這不,又到臥室抱了一些盒子,還偷偷摸摸的樣子,真讓人哭笑不得。

  2015年1月17日 “小秘密”

  母親就這樣一趟一趟地忙碌著。沒一會兒,她又把剛洗過的拖鞋拿到屋里來。病中的母親,看起來很缺乏安全感。

  2015年1月17日 “忙碌”

  母親這會兒又把她的衣物都翻出來,反復地疊來疊去,忙個不停。她就是這樣一個閑不住的人。我只能在一邊默默地注視著。

  2015年1月17日 疊衣服

  屋里屋外忙活了一天,她可能終于感覺到累了,就坐在了椅子上,雙手拄著拐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心說:“您累了,也該歇歇了。”

  2015年1月17日 終于累了

  母親得病后,一向是我行我素。她休息的場地很隨意,什么地方都可以坐,茶幾也是她經常歇息的地方。

  2015年1月17日 休息的場地

  前面說了,母親就喜歡忙活,不喜歡閑著。看到她忙活了一天,顯出她很開心的樣子,我們也就釋然了。只要她高興,就讓她忙活吧。我喜歡給母親把假牙摘下來拍照,我覺得這樣母親顯得特別慈祥。

  2015年1月17日 忙活之后的開心和慈祥

  病中的母親,快樂是短暫的。她經常這樣呆呆地坐著,手里也離不開拐杖,有時還將拐杖倒著用。

  2015年3月6日 手中的拐杖

  母親的阿爾茨海默病一天比一天厲害了。雖然每天給她吃控制病情的藥物,但收效甚微,看她吃飯的樣子也與以前大不一樣了。她焦慮,我們做子女的更焦慮。

  2015年4月3日 焦慮

  母親的拆遷房開始回遷了,2015 年5 月1 日那天,她重新住進自己家里。5 月14 日,她不慎摔倒,把胳膊給摔骨折了。為了不讓她寂寞,這天我找了一些繩子讓她挽著玩。

  2015年5月21日 挽繩

  自從胳膊骨折后,母親就再也不能拄著拐杖在屋里走動了。她每天只能這樣坐在椅子上,看看電視。

  2015年5月28日 失去拐杖的母親

  母親的胳膊上打了石膏,纏上了繃帶。她可能感到被束縛著不舒服,常常趁我們一轉身,就把繃帶解了下來。

  2015年6月17日 “心機”

  自從母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我們就把她房間里的大床換成了兩張小床。兄妹三人輪流值班,陪老人一起玩耍,一起睡覺,晝夜不讓她脫離我們的視線。母親大小便失禁,晚上給她換上紙尿褲,她就撕碎。她自己又不會說什么時候解手,以至我們每天夜里起來好多次,在她床邊等她排便。往往等了好久都等不著,可我們只打了下瞌睡,老人家就排便了。

  2015年6月18日 陪護母親的難題

  面對這一難題,我們費盡了心機。為了不濕著母親的身子,避免長褥瘡,我女兒給姥姥買了尿不濕褥子和尿濕報警器。報警器很管用,褥子一濕就報警,我們就馬上起來給她換上。

  2015年6月18日 外孫女的孝心

  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兒女拉扯大。如今她老了,而且又得了這種病,是該我們回報的時候了。這幅照片展示的就是母親一夜留給兒女的作業。

  2015年6月18日 母親留給兒女的“作業”

  自摔著胳膊以后,母親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早上不扶她起床自己起不來。我們不能讓她臥床不起,否則肌肉萎縮,很快會癱瘓在床上。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扶她起來活動活動。

  2015年6月18日 清晨時光

  當第一縷陽光照射進母親的臥室,我們將老人家扶坐在沙發上。母親的睡意還沒退去,一個哈欠預示著新的一天,挑戰又開始了。

  2015年6月18日 一天新挑戰的開始

  這一天吃早飯,照例是一碗面條,兩個雞蛋和一個海參。母親拿起海參左看看,右看看,對這個黑乎乎的東西產生了疑慮。

  2015年6月18日 早餐插曲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將海參扔到了桌子上。看來,她不光不喜歡吃海參,還以為這黑乎乎的東西,不是什么好玩意兒。

  2015年6月18日 將海參扔到桌子上

  那天,因為我要給她拍照,就讓她隨著性子自己吃早餐。看,這是怎么個吃法啊?手和筷子并用了。

  2015年6月18日 面條的吃法

  那天還好,母親對早餐來個風卷殘云,將兩個雞蛋、一碗面條、一碗菜湯,甚至連那個扔在桌子上的海參,都吃得一干二凈。

  2015年6月18日 一掃而光的早餐

  吃飽了,喝足了,又迷糊了。我收拾完殘局,總算松了一口氣。看著母親的睡相,回想起了兒時在母親懷抱里的情形,我也悄然入睡。

  2015年6月18日 酣睡

  我每次回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從早忙到晚,這都不算啥。最令我犯愁的是給母親喂藥。她不喜歡吃藥,我就用糖把藥包起來給她吃。她往往會把糖吃了,再把藥吐出來。有時吃一次藥,她要吐出五六遍來。雖然很累,但為了母親,我無怨無悔,她陪我們長大,我們伴她到老。

  2015年7月8日 喂藥

  照料母親的另一大難題是給她接大小便。不是怕臟,而是她總是擰著來。這一天,我想將母親從沙發抱到便椅上,可她總抓著沙發、挺著身子不讓抱,抱急了就打罵我。

  2015年7月8日 解手

  2015年7月8日 沉重的母親

  母親的體重有一百二十多斤,我抱起她要費很大的力氣,更何況她總是和我使反勁,曾好幾次把我的腰給抻了。

  這一天,母親和我推來推去,就是不讓我抱她。我真有點上火了。轉而一想,母親是一個糊涂人了啊,原來我是她的孩子,現在她又成了我的……唉,侍候一個癡呆母親是那樣的艱辛和無奈。我只好像哄孩子似的哄著她。

  2015年7月8日 艱辛和無奈

  其實,最令兒女作難的是讓母親按時排便。為了讓她不受大小便的污染,要定時給她排便。她卻又哭又鬧。當解完便再抱她到沙發時,又要經過好幾番的折騰,就像經歷一場戰斗一樣。

  2015年7月8日 為母親按時排便

  也許是母親摔怕了,一旦將她抱起,她就緊緊抓住我不放,生怕摔倒在地上。我就不理解,為什么我小的時候在母親的懷里有種安全感,而她老了,在我懷里卻感到不安全呢?

  2015 年7 月8 日 安全感

  這天中午,母親突然沒有了食欲,不管我怎么哄著喂飯,她就是捂著嘴,怎么也不肯吃一口。

  2015 年7 月8 日 不肯吃飯

  我用盡了渾身的解數,怎么哄,怎么勸,都不管用,即便將飯送到她嘴邊了,她也不肯張開嘴。

  2015 年7 月8 日 就是不張嘴

  這一天,丈夫讓我帶回來母親最愛吃的螃蟹,可母親還是不感興趣。我哄了半天,她好不容易張開嘴吃一點點。

  2015 年7 月8 日 送到母親嘴邊的螃蟹

  誰知,這塊螃蟹肉還沒等咽下去,馬上又吐了出來。我心里十分焦急,母親今天是怎么了?

  2015 年7 月8 日 今天怎么了

母親這天的情況很不好,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喝口水也是那么費勁。母親這天的情況很不好,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喝口水也是那么費勁。

  2015 年7 月8 日 拒絕喝水

  2015 年7 月9 日 反常的一天

  這一天從早上起,母親就很反常。從臥室推她出來,她怎么也不肯坐到便椅上去。

母親又耍起了性子,坐在輪椅上,哭著鬧著不讓動她。我好言相勸,但收效甚微。母親又耍起了性子,坐在輪椅上,哭著鬧著不讓動她。我好言相勸,但收效甚微。

  2015 年的7 月9 日 又耍起了性子

  我費盡了心機,想將母親抱到坐便椅上,可她說什么也不行,只要我一抱她就伸手打我。

  2015 年的7 月9 日 又是艱難的一天

  母親雖說人在病中,力量卻不小。我沒有辦法,只能強行拉起她一只胳膊,然后再費力地抱起她,朝坐便椅走去。

  2015 年的7 月9 日 費力抱起母親

  我終于幫助母親解完便,生怕她在便椅坐的時間長了不舒服,就想再把她抱到沙發上。我費了好大力氣才將她抱起來,可她用手緊握著便椅把手。這怎么能抱到沙發上去啊?

  2015 年的7 月9 日 想法把母親抱到沙發上

  我試了幾次都失敗了,只好先放手,重新再來。就這樣,母親解一次便,總要折騰好幾個回合。

  2015 年7 月9 日 女兒的耐心與力量

  到了吃午飯時,我剛端過飯來,還沒來得及拿筷子,母親就下手了,先抓了一把蝦。我不放心她自己吃,好說歹說,才將蝦哄過來。

  2015 年7 月9 日 抓蝦

  我為母親扒去蝦皮,然后一口一口喂她老人家。看來還是喂她吃的利落,半盤蝦一會兒就吃光了。

  2015 年7 月9 日 喂蝦

  母親原來是不吃羊肉的,可現在也不知道挑食了。我為老人家做的羊排,母親挺喜歡吃,吃得還津津有味呢。

  2015 年7 月9 日 為母親做羊排

  這一天是我回家照顧母親的日子。我一大早從濰坊開著車,來到昌邑市區時,太陽才剛剛升起。那天早上剛下過一場雨,我在等紅綠燈時,拍下了水中的太陽。我在想,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可我最親愛的母親,卻在一天天變老,心里不由傷心起來。

  2015 年7 月29 日 水中的太陽

  來到母親身邊,依然能感覺到溫暖。有時候,我坐在她身旁逗著她開心。母親雖說糊涂了,可也愿意聽贊賞的話。這一天,我說她摘下假牙來很漂亮,她便美滋滋地對著我笑,我也開心地笑了。

  2015 年8 月3 日 開心笑了

  這天早上,我做了母親喜歡吃的西紅柿、黃瓜打鹵面。她要自己吃,我怕她撒到身上,還是一勺一勺喂了她。

  2015 年8 月12 日 喜歡吃打鹵面

  可不知為什么,母親剛吃了幾口打鹵面就不吃了,緊緊地閉住嘴,我怎么勸說都不管用。

  2015 年8 月12 日 這次不靈了

  我一次次把面條送到母親嘴邊,母親一次次把我的手推開,說什么也不想吃這碗面。

  2015 年8 月12 日 執拗

  我心里急得不行。我告誡自己,侍候老人需要耐心,想想我小時候是怎么任性的,心里就釋然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耐心細致的勸說,最后母親終于吃了整整一碗面條、兩個雞蛋和一個海參。

  2015 年8 月12 日 侍候母親的耐心

  我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母親終于配合了,不但吃完了打鹵面,最后還喝了一杯黑米粥。我好開心啊!

  2015 年8 月12 日 還喝了杯黑米粥

  在那一段時間里,母親的表現很不錯,甚至有點返老還童,喜歡看一些兒童動畫片。你若給她放一些成人電視劇,她會急,拍著電視機要趕上面的人走開。

  2015 年8 月12 日 愛看動畫片

  我每次從濰坊回到母親家里,都變著花樣給她做一些她喜歡吃的東西。這一天,我包的餃子,娘倆每人吃了一盤子。

  2015 年8 月21 日 給母親包餃子

  轉眼就到了秋天,天氣漸漸涼了,母親有點感冒,有時咳嗽。那天我回去,給她買了一些藥。她吃了藥感覺舒服了很多。

  2015 年10 月23 日 感冒了

  這天一大早,我忙著趕回家照顧老母親,車到了昌邑天還沒亮。母親吃了一周的藥也沒見好多少,哥哥說沒事,說他也感冒了,我又去給他倆買了好幾種藥。

  2015 年11 月2 日 趕早回去照顧母親

  到了2016年的1月初,母親飯量少了,也很難喂了,有時喂五個餃子要喂近一個小時。我光忙著照顧她,也顧不上給她拍照了。這天,我們帶母親住進了昌邑市人民醫院呼吸科。

  2016 年1 月6 日 住進醫院

  我們到醫院為母親做了全面檢查。母親被確診為卵巢癌晚期,并已擴散到肺,已沒有條件手術了。這個診斷給我們一個晴天霹靂,我偷偷哭了好幾天。

  2016 年1 月7 日 病榻上

  呼吸科大夫說,對母親這種病,只能對癥治療。我們兄妹仨商量了一下,這天把母親轉到了婦科病房。

  2016 年1 月11 轉到婦科病房

  母親的病情惡化得很快,腹腔和胸腔都有積水,多虧婦科王大夫的精心治療,三四天就給母親抽一次積水,否則就喘不上氣來。根據病情,大夫說她過不去春節了(2 月8 日是春節),讓我們有一個思想準備。

  2016 年1 月17 日 兄弟們的孝心

  這天我弟弟和侄子陪護在老人家的床前。弟弟是個孝子,母親最后的一個月他請了假,晝夜守候在母親的床前,白天我和他倆,晚上哥哥要替換一下弟弟,他說什么也不肯。

  誰說男兒照顧母親不方便?在母親住院的兩個多月里,因為她的皮膚很脆弱了,一疏忽,會陰部就會潰破,一天要擦洗好幾次,擦洗完了都要用吹風機吹干,然后墊上吸濕紗布。我的哥哥和弟弟沒覺得不方便,我不在時,他們也同樣做著這些事情。

  這一天是年除夕,我們大家都在祈盼著母親能度過這個年。哥哥在給母親梳頭。母親的病情很重了,但我們還是堅持每天早晚扶她到輪椅上,給她洗臉、梳頭、洗腳,并把床鋪整理得干干凈凈,盡量給她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2016 年2 月7 日 大年除夕的祈盼

  大年除夕這一天,母親已離不開氧氣了,一摘下來就憋氣。我們兄妹的心情都很沉重。這個除夕之夜,我們是在醫院度過的。

  2016 年2 月7 日 在醫院度除夕之夜

  熬過了春節,我們又盼著能熬過母親的生日。母親生日這天,她已不能張嘴吃飯了,大夫說要插上食管往胃里灌流質。我們不舍得讓母親受罪,弟弟便去買了嬰兒灌藥器,每天分六次給母親喂各種不同的糊糊,每次喂飯中間,再給她榨各種水果汁喂上。這樣,飯、果汁、水合起來,每天至少要喂12 次(12小瓶),幾乎一個多小時就得喂她一次,護士每次去病房都說“又喂上了啊”。

  2016 年2 月25 日(農歷正月十八)母親82 歲生日

  這天,我丈夫和弟媳一大早就分別送去了生日蛋糕。我用料理機將生日蛋糕和小米粥打成糊糊,給母親喂了整整一瓶。

  2016 年2 月25 日 母親生命中最后的一個生日

  由于兄妹們不懈地給母親添加各種營養和精心地照料,使得母親度過了她82歲生日。我們深知,雖然母親沒有了生活質量,甚至在受罪,但我們做兒女的還是想給母親延長一下生命,因為母親只有一個,失去了,我們就成了沒娘的孩子。

  這天,我們兄妹三個和我三姨,以蛋糕盒為桌,病床為椅,在病房里給我母親過了她一生最后的一個生日。

  這是我給母親拍的她一生中最后的一張照片。我給她的影像記錄也就定格在了這張照片上。

  2016 年2 月25 日 病床上的生日照

  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我們家人的精心護理下,母親創造了三個奇跡。第一個奇跡是出乎大夫的預料,跨過了2016 年春節;第二個奇跡是又過了82 歲生日;第三個奇跡是又頑強地跨過了正月(老風俗,在正月里家中有喪事不吉利)。

  農歷二月初一這天,因為母親病重,我一夜沒有合眼,凌晨三點多鐘就給她做上小米粥和雞蛋羹,四點多就去了醫院。到了醫院,我連棉衣都沒顧得脫就趴在她床前端詳,看到母親在喘息,趕忙脫下棉衣去打水。我剛要給母親擦洗身體,她停止了呼吸。她再也支撐不住了,她是在等女兒,等我來了,她連口飯也沒來得及吃就匆匆走了……

  我們就是用這個料理機,每天將各種營養品打成糊糊,還有各種各樣的果汁,一滴滴地喂著母親,供給她各種營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母親喜歡吃甜,不放糖她就不往下咽。我們每次都是把冰糖打進糊糊里。我們吮著她甘甜的乳汁慢慢長大,又用甘甜的流汁喂她一天天老去。

  母親最喜歡的這張照片,最后給她拷貝在了骨灰盒上。

  安息吧,我親愛的母親!

  后記

  我用寫實的形式記錄了母親的晚年生活。這些照片是平淡的、自然的、真實的,沒有藝術創意,沒有任何刻意的光和影的藝術追求。這只是一部平淡、自然、真實的生活記錄。但這里浸透著一個女兒對母親的深情,浸透著我的哥哥、弟弟對母親的深情,浸透著我們的兒女輩對祖母、外婆的深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我深深體驗、理解了生活和人生的不易;體驗、理解了父親母親為拉扯大我們兄妹三人所經歷過的種種辛苦、勞碌……無論用什么方式去回報,我們也報答不了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有很多場景沒有記錄下來。時不我待,很多事情過去了就無法彌補。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種悲傷。

  愿天下的子女百善孝為先,趁著父母在世的時候多盡一份孝心,不要等父母不在了再去追悔。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己,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史建軍2017年9月于濰坊

  “伊焦點”為山東省女攝影家協會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合作欄目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