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當前,我省發展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人到半山路更陡”。全省上下正在進行一場大競賽、大比武,“七賽七比”,在比學趕超中干出一片新天地。
對廣大干部來說,這場大競賽、大比武,比拼“激情”,考驗“擔當”,較量“智慧”,需要“韌勁”。而這也要求各地各部門創新工作方法舉措,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干部素質能力,練就一副干事創業的寬肩膀。
讓我們一起來看:利津縣如何通過跨省“訂單式”掛職,為發展練“闖將”;蘭陵縣如何打破常規選拔鄉村振興人才,讓“領頭雁”更有地位有作為。
利津縣選派20名優秀年輕干部赴浙江廣東掛職鍛煉
跨省“訂單式”掛職練“闖將”
本報利津訊 4月28日,是劉江濤到浙江省瑞安市報到的第40天。這一天,他代表瑞安市農業農村局完成了與釣魚臺食品公司的框架合同簽訂,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劉江濤原為利津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現掛職瑞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作為利津縣赴浙江掛職的年輕干部,劉江濤從報到第一天起就琢磨怎么為瑞安當地做好服務。從當地特色農產品調研,到順利拿下采購合同,很快他就邁出了融入新工作的第一步。
“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吧。”劉江濤笑著說,作為來掛職的年輕干部,取經固然重要,能在自身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也非常關鍵。基于這個想法,他還主動請纓牽頭瑞安市3個田園綜合體的申報工作。
劉江濤只是利津縣掛職干部的一個縮影。今年,該縣針對鎮街后續力量不強、部門專業型干部不足的問題,提出了“定向培養、訂單施育”的工作思路,采取“我方出需求、對方拿崗位”的模式,選派20名優秀年輕干部赴浙江、廣東等地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聚焦復合型干部培養,7人被安排到鄉鎮(街道)掛職;聚焦經濟類干部培養,4人被安排到開發區掛職;聚焦專業化干部培養,9人被安排到發改、金融、科技、城建等業務部門掛職,全部實現“對口”鍛煉。
在人員選調上,該縣重點以35歲左右科級干部為范圍,不論職務正副、崗位性質、任職經歷,盯緊政治素養、綜合能力、學歷層次、專業素質、培育潛質五個方面物色人選,經過綜合分析和全面篩查,最終確定掛職人選。
“這些干部都是部門和鎮街的中堅力量,把他們派出去學習先進理念、成功經驗,
充分體現了縣委實現跨越發展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利津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董長嶺表示。
“作戰不是做客,淬金不是鍍金”。為確保掛職質量和實效,利津縣明確了“三學習”目標,即“學習先進性理念,帶著壓力掛職;學習市場化思維,帶著責任掛職;學習創新型機制,帶著問題掛職”,要求掛職干部及時將浙粵地區的市場信息回傳到家鄉,做好“雙招雙引”的信息員。加速培養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年輕干部,為全縣跨越發展積蓄力量。
蘭陵縣4名優秀村干部掛職副鄉鎮長,王傳喜掛職縣委常委
讓鄉村“領頭雁”發揮更大作用
本報蘭陵訊 說起王傳喜,外界熟知他是“時代楷模”、鄉村振興“領頭雁”。他帶領代村人苦干19年,將負債380多萬元的薄弱村、渙散村改造成了產業總值超20億元,村集體年收入1.1億元的先進村、明星村。近日,王傳喜在當地媒體出現時,職務已成為“蘭陵縣委常委、代村黨委書記”。
記者了解到,此前蘭陵縣委向臨沂市委提交了《關于提請王傳喜同志掛職任蘭陵縣委常委的報告》,報告寫道:“考慮到王傳喜同志在新農村建設中一心為民、敢于擔當、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建議該同志掛職蘭陵縣委常委,協助抓鄉村振興工作。”王傳喜擔任蘭陵縣委常委屬于掛職,不占編制、不改變身份、不拿工資,目的是讓他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帶動作用,他的職責分工也主要聚焦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上。
談及任職后的感受,王傳喜說:“到縣委掛職體現了上級對基層干部的關愛,這份關愛不是針對個人,而是對所有基層干部的關愛,大大調動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蘭陵縣拓寬選人視野、創新用人舉措,還從優秀村級黨組織書記中,選拔了4名干部掛職所在鄉鎮的經濟副鄉鎮長,力求打通鄉村振興選人用人這一關鍵點。
8年前,已在上海安家落戶的徐振東應鎮領導邀請,從上海回到老家徐皇路村。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后,徐振東牽頭成立合作社,種有機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3000多畝。如今,徐振東與同鎮的朱村黨支部書記宋體申一同被任命為向城鎮經濟副鎮長。向城鎮黨委書記肖欣介紹,徐振東、宋體申兩名村黨支部書記都在鎮上掛職經濟副鎮長,他們所在的村子一個在鎮北部、一個在鎮南部。
除了向城鎮,蘆柞鎮圩子村黨支部書記魏麟和下村鄉米峪子村黨支部書記孫建華,也分別被任命為各自鄉鎮的經濟副鄉鎮長。
和王傳喜一樣,這4名掛職干部也不享受相應的編制、職級、身份、工資福利等待遇,除了繼續兼任原村黨組織書記外,同時納入掛職領導班子管理使用和組織考核,1年后不勝任的,將免去掛職職務。
“一只‘領頭雁’可以改變一個村,打破常規把他們選拔到縣委、鄉鎮掛職,這是一份政治榮譽,也是一份責任,他們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蘭陵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健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