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省教育廳獲悉,今年9月底前,全省所有小學將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對有需求的小學生全面保障。現在全省小學課后服務開展情況如何?這些課后服務都包含什么內容?相關經費如何解決?家長和老師們對于這件事又是如何看待?連日來,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奔赴濟南、德州、聊城、濱州、濟寧、日照、濰坊、威海等十余市,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目前這些地方都已開展了課后托管服務。

威海市經區新都小學為托管的孩子開設了玩轉機器人社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李孟霏 陳乃彰攝影報道
省城主城區,課后服務全覆蓋
每天下午4點,濟南市營東小學東校區,在教學樓一層的閱覽室,背著書包的學生會陸續走進來。先在門口簽到,然后走到閱覽室里面,或者做作業,或者看書。
這是營東小學從2012年就開始開設的下午“四點半課堂”,主要是為了解決部分家長不能及時下班接走孩子的問題。在等待家長的同時,學生可以讀書、寫作業。而且至少一名教師志愿者和兩名家長志愿者負責維持“四點半課堂”的秩序。
繪本妙妙屋、創意紙藝、戲劇表演……每天下午4點至5點,是濟南市高新區雅居園小學學生的社團活動時間,除了常規的閱讀類看護,學校還提供了幾十個以發展特長、培養興趣、拓展素養為目的的社團活動,采取“教師主辦類”“家長志愿類”“學生導師類”“社會公益類”等多種形式同步并行,每學期都會有近80%的學生在這里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早在2017年9月份,濟南市教育局就下發通知,全市推廣“四點半課堂”,并明確了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目標定位: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通知指出,服務內容主要為: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活動、科普活動,以及開展拓展訓練、社團興趣小組活動等。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濟南市主城區386所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為100%,不少學校將課后服務延伸為課后教育,制定了屬于本校特色的延時課程。
足球擊劍茶藝跳舞,學生都能自由選擇
5月7日下午5點05分,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恒創樓內,學校茶藝社團的同學們正在進行茶藝活動展示,他們身穿中式服飾,化身小茶藝師,溫具、置茶、沖泡,茶香四溢。同一時間,學校打擊樂社團的孩子們正認真聽取老師講授樂理知識,練習著打擊姿勢……這就是該校提供的以“社團”為主要活動形式的課后服務工作,全校共開設28個社團,為500余名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部分家長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的難題,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課程發展中心主任李秀華介紹,社團活動有高水準的專業教師進行指導,也有盡職盡責協助管理的護導教師參與其中,足球、擊劍、合唱、舞蹈、打擊樂、茶藝等社團不僅僅是活動,更是學校校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除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外,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還有書面作業輔導環節,由學校統一部署安排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輪流在班級內對學生的課后書面作業進行指導,并實施零作業政策。
這讓有些家長感到焦慮和不解,李秀華對此也做了解釋:“零作業并不代表沒有作業,我們提高課堂效率,把學科內的基礎書面作業在課業輔導時間完成,讓孩子們帶著一身輕松回家,真正從紛繁復雜、機械重復的書面作業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在家的時間充分閱讀,自由創造。”
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學生課后免費托管
“我們去年9月開學以來就開始在學校試行課后免費托管。今天下午4點放學后到5點10分托管的學生,有練字的、有讀書的,還有練習舞蹈的,室外還有各類體育活動。”煙臺開發區第六小學政教處主任孫海云說,“我們去年9月開學以來就開始在學校試行課后免費托管。現在全區已經全面推開了。”
“為確保學生課后托管服務具有實效,前期對各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三個群體就課后托管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問題進行多次調研,并在金東小學、第六小學試運行,取得良好效果。”煙臺開發區教體衛生局教育處工作人員介紹,由學生及家長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教職工提供課后托管服務,通過政府財政補貼方式,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用于托管教師的工作補助及其他合理支出。
“學校提供課后延伸服務是好事,我們全力擁護。但有些社團活動需要購買道具、器材,而學校的辦公經費有限,有時難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濰坊市坊子區實驗小學校長劉劍鋒如是說。
針對學校的工作需求與實際困難,濰坊市教育局早在試點之初,就同步考慮到了“錢”的問題。經多方協調,市里建立了專項經費保障機制。2014年至2015年,先后爭取市級財政1515萬元,為9區101處小學的啟動經費及時撥付到位。2016年,又積極協調市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172萬元,全力保障試點學校的活動運轉。
2019年,濰坊市縣兩級財政建立常態化經費保障機制,投入5190萬元,根據公辦小學班級數,按照每班每個工作日20元、全年200個工作日標準足額納入財政年度預算,主要用于發放參與人員的補助等費用。所需資金由市、縣財政分級承擔,市、區按照5:5比例,市、縣(市)按照3:7比例分擔。
協調公益機構,政府購買服務
在濰坊市奎文區勝利東小學,學校專門印制了《延時服務套餐清單》,在免費提供課后輔導的基礎上,增設國際象棋、珠心算、機器人搭建等24項活動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學校以年級為單位,根據學生選擇情況合理編班,報名人數過少的項目,將按低、中、高學段劃分編班。目前,學校共編排了40個活動班級,共有1500多名學生參加下午延時服務。
濰坊市在堅持以學校、教職工為實施主體的基礎上,鼓勵各地充分挖掘、整合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形成合力。目前,各地文化、科協、團委、婦聯等單位都與教育部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免費向學校提供公益性服務。濰坊市工人文化宮派專業的快板老師每周到奎文區勝利東小學免費教學,經過兩年多的合作,學校有56名學生選擇了快板課程,不少學生已能登臺表演。
為進一步豐富學生活動場所,各縣市區還積極協調學校就近的社區、居委會、青少年宮等公益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延時服務活動。同時邀請“五老志愿者”、名家藝人、家長志愿者等積極參與,有效解決了學校缺少場所、專業人員、設施設備等方面的困難。
另外,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四點半課堂”還走出了學校。2018年5月,聊城高新區團工委牽頭,聯合義工聯積極組織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志愿者推行的“四點半課堂”在高新區鳳凰社區馬廟村黨群服務中心正式開班,吸引了20多名學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飛 潘世金 秦國玲 路皓玥 李孟霏 陳乃彰 王成 李南楠 劉瀟 徐文君 姬生輝 張永斌 實習生 石雪涵 通訊員 王坤 王在強 楊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