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夏天信研發費用存疑:人工費用新增1737萬,半數核心技術人員去年下旬才入職

 近日,總部位于青島的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天信)披露招股書,向科創板發起沖刺。記者注意到,公2018年研發費用出現大幅增長,主要是人工費用多了1737萬元,同比增長326.91%,而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中,有半數為去年下半年才入職,對于資金使用情況,公司未能給出回應。

  招股書披露,華夏天信成立于2008年3月,主營業務包括智慧礦山操作系統平臺,感知執行層的智能傳動設備、智能控制終端、智能傳感器、礦用特種機器人等產品,大股東華夏控股持有公司75.57%股份,實際控制人為李汝波、湯秦婧父女。

  2016年-2018年,華夏天信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27億元、2.07億元、4.74億元,實現凈利潤3125.45萬元、6697.6萬元、9016.90萬元。記者注意到,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增高達129.26%,但凈利潤增速只有34.33%,兩者對比相差懸殊。

  查閱華夏天信合并利潤表不難發現,公司2018年營業成本增速要明顯高于營業收入增速,報告期內營業成本總金額為1.91億元,同比增長193.84%,造成營業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期間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大幅增長。

  2018年,華夏天信的銷售費用為8560.53萬元,同比增長125.91%,管理費用為3630.84萬元,同比增長84.29%,研發費用為3699.75萬元,同比增長216.33%。其中研發費用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

  招股書披露,華夏天信研發費用增長,主要是由于人工費用變動造成。2018年,華夏天信3699.75萬元的研發費用中,有2268.21萬元為人工費用,占比超過6成。與2017年相比,人工費用多出1737萬元,同比增長了326.91%,顯著高于材料費的增長。

  從研發人員溝通看,華夏天信披露2018年公司研發人員共有117人,但未披露往期數據,此外從核心研發人員來看,華夏天信披露的11位核心人員中,王靜宜、張亨洋、劉江、李何、黃鑫等5人,均為去年下半年新入職人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天信的研發費用中,還存在559.99萬元的其他費用,與2017年相比出現倍增。為了解研發費用各項科目的變動原因和主要構成,記者向華夏天信發送了采訪提綱,但公司回函表示相關信息均已在招股書中披露,不便進一步作答。

  同時值得注意,還有應收款高企和毛利率過高等問題,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末,華夏天信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余額分別為1.86億元、2.38億元、3.99億元,其中2018年應收款余額占到企業總資產的58.59%,占到凈資產的78.69%

  從應收賬款客戶余額情況看,2018年,應收賬款余額排在前五名的客戶金額合計為1.62億元,占比僅為53.24%,與前兩年相比出現超過20個百分點的下降,往期主要客戶新增應收賬款不明顯,對于企業是否存在放松信用政策的潛在風險,華夏天信并非回應。

  在毛利率方面,2016年-2018年,華夏天信該項指標分別為70.03%、67.69%、58.73%,雖然連年下滑,但仍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0余個百分點,對此,招股書中將此歸因于產品在技術、市場、售后、定位等方面存在優勢。

  除上述問題外,山東商報記者還注意到,華夏天信對公司部分歷史沿革的信息披露較為模糊,如招股書中顯示2008年-2013年,作為華夏天信原主體的青島天信,存在四次增資和四次股權轉讓行為,并在2013年變更為外商獨資企業,但招股書中并未作出具體披露。

  文/編輯 記者 張冠超

 ?。ㄉ綎|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