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樓盤兩個名,“拉菲”疑為博眼球

  濟南八部門聯合發文,將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

拉菲公館的名字有點“洋”,其備案名稱實為“百融名苑”。記者李震攝拉菲公館的名字有點“洋”,其備案名稱實為“百融名苑”。記者李震攝
樓盤項目名稱為百融名苑(白圈處)。樓盤項目名稱為百融名苑(白圈處)。
已經更名為“華黎花園”的小區里停車口還寫著“巴黎花園”。已經更名為“華黎花園”的小區里停車口還寫著“巴黎花園”。

  “82年的拉菲來兩壺”,這是小品里的段子,也是大多數人提起國外高檔紅酒后首先想到的產品。其實在濟南,一處樓盤也以此命名,為“拉菲公館”,頗有些“洋氣”。然而,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該小區的登記備案名稱為百融名苑,與實際使用名不符,將進行整治。

  據介紹,類似的情況在濟南有十例左右,濟南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八個部門將聯合發文,對“大洋怪重”等不規范的地名進行集中整治,目前該文已經起草完畢。

  業主不知道小區有“別名”

  19日,在轉山西路與經十路交叉口向南,一棟樓頂的紅色招商廣告上,“拉菲公館”的字樣清晰可見。據周邊居民介紹,這里曾是拉菲公館的售樓中心,住宅樓銷售完畢后售樓處已經撤離。

  現場正在進行施工,在廣告另一側的圍擋上,寫有“拉菲業主歡迎回家”的宣傳標語。根據指引,記者來到施工項目部門口,發現上面寫著“百融名苑項目部”的字樣。

  “拉菲公館就是百融名苑,這是一個開發商。”負責值守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又來到拉菲公館住宅區,發現物業張貼的消防警示、門牌編號等,隨處可見“拉菲公館”的名字。然而,在居民樓的工程竣工標志牌上,卻寫著“濟南百融名苑”的字樣。

  “百融名苑是哪?這就是拉菲公館啊。”小區一位業主皺著眉頭說,當記者把竣工標志牌上的名字出示給他后,這名業主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合著我在這住還不知道小區是這個名字啊……”

  而另一棟住宅樓的竣工標志牌將拉菲公館和百融名苑的關系標識得更為詳細:百融名苑后加了一個括號,寫著“原拉菲公館住宅地塊”。

  “洋名”與登記名稱不符

  該小區一些業主表示,他們并不在意名字的問題,不論是“拉菲公館”還是“百融名苑”,只要住得舒心便沒有多大區別。但也有業主表示,“拉菲公館”的“洋味”有點濃,建議還是選擇百融名苑這一名稱。“不過一說拉菲公館大家都知道,可你要是說百融名苑,人家得問是不是最近的新樓盤。”小區一名業主說。

  隨后,記者又詢問了幾家周邊商鋪老板,他們均表示不清楚“百融名苑”這個名字。一家房屋中介人士當即打開樓盤檢索網頁,檢索“百融名苑”,顯示未找到房源,但搜索“拉菲公館”卻顯示有十多套房源,“一般都叫拉菲公館,你說的那是別名。”

  記者自行檢索發現,百融名苑這一名稱不單單在該中介檢索的二手房網站上搜索不到,其他二手房網站也是這種情況,相反,檢索“拉菲公館”卻都能出現該小區的房源。此外,通過地圖檢索“百融名苑”,顯示的位置卻寫著拉菲公館。

  “實際上拉菲公館在民政局的備案名稱是百融名苑。”濟南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負責人說,該樓盤在實際宣傳中用了“拉菲公館”這一名稱,與登記名稱不符。

  將聯合整治不規范地名

  對于“大洋怪重”等這類不規范的名稱,濟南近期將進行聯合整治。

  “濟南市民政局已經起草了征求意見稿,目前正在部門之間征求意見,等各部門反饋意見之后將會簽出文。”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負責人說,根據征求意見稿,包含民政部門在內,涉及公安部門、自然資源部門等共計八個部門,“各個主管部門負責各自管轄范圍內的整治地名工作,比如公安部門整治一些不規范名稱的交通標志、樓牌號等,自然資源部門整治一些不動產登記證上的不規范名稱等等。”

  針對民政部門的情況,該負責人稱,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登記備案名稱與實際用名不符,主要體現在“洋”上比較多。“比如拉菲公館登記的標準名稱是百融名苑,但實際對外宣傳和使用上沒有使用標準名稱。”

  據該負責人介紹,類似這樣“大小名”的案例經過初步統計有10例左右。此外,存在的問題還涉及一些沒有到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就已經在使用的不規范名稱。

  記者了解到,目前地名的規范主要依據為《濟南市地名管理辦法》和《濟南市市區道路命名規則》。據民政部門透露,聯合發文將執行屬地管理,由各區縣相關部門將轄區范圍內的不規范地名列出清單,屆時將面向社會公示。

  延伸調查

  “巴黎花園”成“華黎花園”但“巴黎”二字沒根除

  巴黎花園、萊茵小鎮、盧浮公館……說起“洋味”的名字,濟南這些樓盤的知名度都很高,這其中不乏已經更名的樓盤,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即便更名,也有一些更得“不徹底”。

  根據公開報道,2010年,濟南市民政局對“巴黎花園”的開發商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而后其更名為“華黎花園”。

  19日,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雖然諸如通知單等上面寫有華黎花園的字樣,但樓號標識牌、地下車庫入口等地方,寫的仍是“巴黎花園”。

  小區一名業主告訴記者,自己的房產證早在多年前就換成了“華黎花園”,但大家還是習慣叫它“巴黎花園”。“這倆是一個地方,估計也就我們最清楚。”小區里一名快遞人員說,據他回憶,自己剛接手這里時還特意檢索了“華黎花園”的位置,對此,濟南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類情況屬于登記名稱與使用名稱不符,“樓牌號這類會由公安部門進行整治。”

  相關新聞

  六部委發文整治不規范地名

  今年4月初,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示范培訓班,此后,杭州、溫州、廣州、珠海、合肥、重慶、鄭州等地已先后對轄區范圍內的“大洋怪重”等不規范地名進行了公示,并要求整改。

  據了解,2018年12月10日,民政部、公安部等六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的通知》,根據要求,各地在2019年3月前需完成摸底排查并確定擬清理整治的不規范地名清單。

  據報道,在完成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后,各地對不規范地名進行了整改。6月12日,海南省民政廳發布涉及省內14個城市的84個尚未標準化處理的不規范地名,包括陽光巴洛克小區、珊瑚宮殿、中央大道等名稱;6月11日,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政府發布19個不規范地名公示表,包含6號大院、龍記國會山小區、EE新城小區、御府花園小區等。

  (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