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通過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情報稱,他連續三年通過行風在線向有關單位反映市北區錯埠嶺小區老樓保溫工程的問題,先是答應改造,又變為自費加裝雙窗才能列入計劃。6月25日,記者從市北區遼源路街道城管科了解到,根據2017年下半年青島市下發的新規定,該小區因節能門窗率不達標,不符合加裝保溫層要求。下一步將積極動員居民更換雙窗,爭取早日將需改造的小區及早納入改造計劃。

  老人身體不好,老樓加暖已盼三年

  秦先生今年62歲,家住青島市市北區錯埠嶺四小區。因患有冠心病,一到冬天,家里僅16℃的溫度讓其身體非常不適。“每年1月,寒流一來,家里就冷得不行。我心臟不好,天一冷血管收縮,遭罪啊。”因此,秦先生迫切希望小區能夠盡快進行保溫改造。據了解,錯埠嶺四小區建于1993年,是當時的解困工程,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室溫都不達標,居民改造意愿強烈。

  2017年,秦先生第一次通過行風在線向有關單位反映保溫改造的事情,而后有關單位回復稱,2017年計劃已經做完,次年一定給加裝保溫層。到了2018年,秦先生沒有等到保溫層加裝,再次上線詢問,得到的回復是該小區未列入改造計劃。今年6月24日,秦先生再次反映。“我第三次反映后,當天下午城管科給我來電話了,說是必須2/3以上居民安裝雙窗后才能加裝保溫層,費用居民自理。”秦先生不解的是,為何以前的老樓保溫工程沒有這個要求?為何三年了他才被告知需要這個條件?

  兩年前政府設定加裝條件

  遼源路街道城管科負責人介紹,2017年上半年,秦先生反映問題時,街道是準備將錯埠嶺小區上報申請進行保溫改造的。但是,到了2017年下半年,青島市下發了新的文件,要求節能保暖工程項目應同時符合四個條件:節能改造對象為可安全使用且未列入拆遷計劃的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戶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且已落實資金;樓棟原有或結合改造換窗后節能門窗達標率占三分之二以上;項目應經項目所在區節能保暖工程管理部門受理。而錯埠嶺小區因節能門窗達標率不達標,所以申請未能通過。

  “經我們調查,該小區內多為老窗,要是換雙窗,費用至少幾千元,居民又多為老人,讓老人拿出這部分錢來大多不能接受。這條卡住了,就不能啟動保溫項目。”街道城管科負責人稱,他們曾入戶進行過調查并說明,也了解到居民改造意愿很強,一直在努力向上級部門傳達居民訴求,爭取政策上的支持。

  街道辦:將向上級反映,適當放寬要求

  遼源路轄區內老舊樓院多,1995年以前建造的樓院就有約180座。2016年,街道開始進行老舊樓院改造,根據當年的政策,凡是列入老舊樓院改造計劃的,接著進行保溫改造,條件比較少,因此當年36座老舊樓院進行了保溫改造。2017年至今,因為政策的變化,目前街道還未有新的樓座進行保溫改造。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符合改造條件的只有4棟樓,并且這4棟為2003年前后建造。“很多居民不了解加裝保溫層的條件,新政策上有雙窗率的要求。但目前轄區內很多樓院并不滿足要求,我們也希望能夠給居民加裝保溫層,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該負責人介紹,以前的政策較寬松,從實施效果老說,溫度提升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新政策增加了雙窗率,也是為了保證提溫效果。

  街道工作人員也坦言,當前的宣傳發動工作還有待加強。下一步,街道將分為兩步進行工作。一方面,會和社區一起加強入戶動員,呼吁居民自覺自愿改雙窗,爭取達到雙窗率的要求,納入下一年的改造計劃;另一方面,繼續向上級部門反映,建議是否能對1995年之前的老舊樓院適當放寬要求或根據居民意愿政策上適當傾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