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26日訊(記者 崔文靜)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逐漸增多,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故易發多發。
蘑菇種類繁多,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且不易鑒別。食用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后沒有特效療法,病死率高、風險極大。
如何防止食用有毒蘑菇?這些小tips請您收下。

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
目前尚無簡易科學的方法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個人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購買個人采摘售賣的野生蘑菇。
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食用。
吃蘑菇,勿飲酒
不吃過熟或幼小的野生菌,野生菌不宜涼拌食用,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
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避免混合食用多種野生菌產生反應引起中毒。
食用量要有所控制,不要一次食用過多。
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以避免所含成分與乙醇產生不良反應引起中毒。
發病期:10分鐘—6小時
野生蘑菇中毒的種類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
誤食毒蘑菇后,最短10分鐘、最長6小時后發病。
食用食物后,如果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治療,來不及就醫的,應積極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盡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毒素后及時就醫,同時要保留好食物樣品、當餐所用原材料、加工使用的容器設備或嘔吐物等供專業人員救治備查。
學校食堂不出售野生菌類食品
嚴禁學校食堂、集體食堂、婚喪宴請、大型會議等群體用餐單位加工食用、出售野生菌類食品,禁止農村家庭自辦宴席加工食用野生菌,避免發生因食用野生菌引起的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