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記者 鐘迎雪
80歲的她每天8點準時到崗,在護理崗位工作了62年;為讓同事回家過個團圓年,她曾38個除夕在崗陪伴病人;在傳染病暴發時期,她曾帶領8位護士同時收治192位病人;連軸轉是常態,她每年堅持300多個工作日;愛心獎、志愿者服務隊、突出奉獻護士獎,這些稱號都冠以她的姓名。擁有38年黨齡的她,就是山東省第一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全國最高齡在崗護士,青島市傳染病醫院護士長李桂美。
“護士奶奶”兢兢業業62年
當記者在青島市傳染病醫院見到李桂美的時候,老人親切地招呼并讓記者坐下,和藹可親的笑容深深地留在記者腦海里。看到記者要給她拍照,老人趕忙從抽屜里拿出鏡子,整理了一下頭發,將護士帽用夾子夾好,“雖然我是個80歲的老太太了,但是這儀容儀表到什么時候也不能亂了。”李桂美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跟隨李桂美進行采訪時,在醫院走廊上遇到了不少年輕醫生和護士,大家都紛紛駐足與李桂美打招呼,每次她都笑著招手回答“好,都好”。李桂美告訴記者,由于自己在醫院工作太久了,加上年齡又大,但凡是年輕人,都會喊自己奶奶或者是姥姥,雖然孩子們是晚輩,但在她眼里,都是好同事。李桂美提著采樣用的器具,穿梭在各個樓層的病房里,不僅對每一位病人噓寒問暖,還認真地記錄他們的病情,囑咐身旁的年輕護士多上心;聊起病人的病況,稱得上是“侃侃而談”;在檢測采樣單上,老人一筆一畫地寫下自己的名字。“醫院早已經成為我的家了,一天不在都感覺不舒服”,李桂美說,她在醫院半個多世紀了,處理病人吐血、出膿、咳痰、排泄,護理重癥病人,每一樣都是“拿手活”。為讓同事回家過個團圓年,她曾38個除夕在崗陪伴病人;在傳染病暴發時期,李桂美帶領8位護士同時收治192位病人;悉心照料16位外國籍病人;每年堅持300多個工作日,被眾多人稱為“中國媽媽、國際母親”;每次碰到重癥病人,都是她先來護理,甚至親自用手幫肝硬化老人摳出干大便。年輕的時候,李桂美白天黑夜連軸轉是常事,盡管長時間高負荷工作,但是她依舊熱愛這份工作,愛進了自己的骨子里。
“離開醫院時間最長的一次,是我老伴因心臟動脈瘤破裂突然去世的時候,是一個周的時間”,李桂美告訴記者,那是自己度過的最漫長的一個周。事后,她想到醫院里還有很多病人要照顧,便義無反顧地又回到了醫院。因為醫院讓她感到踏實。
“看到李護士長我就踏實”
李桂美告訴記者,退休后,醫院聘她為終身護士,但她沒有多拿一分錢的工資,是因為護理病人的力量在支撐著她,幾十年的工作下來,她已經將病人當做自己最親的人。“我離不開醫院,離不開我的病人,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每天上班,一天不來心里就不踏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活到老,干到老是我的愿望。”李桂美說。
直到現在,李桂美還會經常到病房了解病人的需求,當記者跟隨李桂美前往病房時,一位年近50歲的肝癌女病人一見到李桂美,就握住了她的手,當李桂美熱心地安慰她時,這位女病人流下了淚水,李桂美緊緊地握著病人的手,拍著她的肩膀說:“醫院也是你的家,我們都是你的家人,安心地在家里治病。”從病房中出來后,李桂美又悄悄地囑咐年輕護士長,照顧好女病人的情緒,常去病房陪陪她。這時,正巧遇到了前來復診的老病人,李桂美與她20多年前就相識了,那是她護理過的患者,后來再復發住院,大小事都與李桂美商量,病重的時候讓李桂美陪在身邊。那位病人告訴記者:“就是踏實,看到李護士長,我就踏實,沒那么害怕治病了。”李桂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護士必須有一顆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這句南丁格爾的至理名言。
當記者提及病人的醫療費難題時,李桂美告訴記者,她在生活上也經常給予病人很多照顧,墊付醫藥費是常事。1984年,有位困難病人需要500多元的治療費,可李桂美每月工資只有39元,最后她借了整整一圈,湊齊了533.27元醫療費。當時的李桂美也預想到了病人日后無力償還,但還是堅持去借來這筆錢,后來,李桂美一點點地還上了這筆當時的“巨款”。
擁有38年黨齡的李桂美,身上有股“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獻身精神。給患傳染性流行性腦膜炎的患兒口對口地做人工呼吸,全然不顧自己會被傳染的風險;利用休息時間為患骨髓炎并軟組織潰瘍不能行走的女孩上門換藥,步行近兩小時,一干就是兩個多月,她自己患嚴重的靜脈曲張脹痛厲害,到現在走起路來,都不能直起身子。說到這些,李桂美的眼神依舊很堅毅,在她心里,這些事情都不算什么。“我只是在為我的家人做點事情”,李桂美說。
“我身邊的姑娘們都是好樣的”
當記者詢問老人這么多年的榮譽自己還是否數得清時,她搖了搖頭,“都不重要,就連獎章和證書,我一個也沒保管啊,這是醫院培養我的,我把這些證書和獎章都送給了醫院。”記者從醫院檔案室的柜子中看到了老人的各項榮譽: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感動青島十大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范護士、山東省勞動模范、省市模范共產黨員等,這些榮譽數不勝數,見證了李桂美半個多世紀的護理事業。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李桂美多次提到自己的新人團隊,為給護理事業培養新人,創建了“李桂美護理小組”,李桂美說道,“自己有責任減輕病人痛苦,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身邊的新人,除了掌握護理知識、技能,還要一切為病人著想,站在病人的立場上思考,滿足病人的需求,苦和累都要放在后頭。”
“我身邊的姑娘們,人人都是好樣的”,李桂美告訴記者,每年的新護士入職,都是由她來為新護士授帽,還給衛校學生授課、為突出奉獻護士頒獎。在“護士奶奶”眼中,姑娘們勝過當年的自己,李桂美護理組的護士們讓艾滋病病人克服恐懼和自卑,她們一點也不害怕狂躁的狂犬病病人,面對無助的肝衰竭病人,她們給予親人般悉心照料。這個經常遇到危難險重任務的科室在李桂美精神的感召下,成長起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護理人員,成為全院護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全院一半以上的護士長從這個病區脫穎而出,“李桂美護理小組”也多次被評為衛生系統優秀服務品牌。
多年以來,李桂美老人獲得獎金共計數萬元,全捐給了青島紅十字會,用作“優秀護士基金”。青島市已舉行了多屆“李桂美突出奉獻護士獎”的評選,“看到新人們優秀,努力,我就很欣慰”,李桂美說。
據了解,青島市紅十字會“李桂美志愿者服務隊”成立后,島城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加入到了這支愛心服務的隊伍中來。作為成員之一,李桂美還常到社區為不便出門的老年病人服務,打針送藥,提供健康咨詢,做好臨終護理。
據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進人文醫學教育工作,青島市傳染病醫院建立了“李桂美職業道德教育基地”,該基地被青島市衛生局正式命名為“青島市衛生系統人文醫學教育見學基地”,到目前,全市衛生系統醫護人員中已有近千人來參觀學習。
頭頂耀眼的光環,擁有眾多榮譽,80歲李桂美老人的職業生涯本可以完美落幕,但她依舊選擇了繼續工作,和年輕“姑娘們”同在崗位上默默奉獻著,有著38年黨齡的她,堅定地告訴記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愿意一直做病人的貼心人,守護者”。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