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濰坊7月2日電(張代生) 7月1日,山東省黃水東調二期工程調試通水在濰坊舉行。上午11時18分,在工程調度中心,伴隨著機泵緩緩轉動,工程正式開泵調試通水。
自2014年以來,山東沿海城市的降水量大幅減少,膠東四市城鄉供水持續告急,調引客水能力的嚴重不足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黃水東調工程作為山東省政府重點工程,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為統籌解決膠東四市用水緊張局面,保障膠東地區供水安全,促進省內水資源優化配置,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缺水難題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性工程。
黃水東調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33.89億,現已建設完成,累計調水1400萬方。總投資31.14億的黃水東調二期工程,管線全長56.4km,設計流量15m?/s,建成后每年運行243天,年供水量為3.15億m?。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由濰北第二平原水庫輸水至引黃濟青宋莊分水閘,真正實現向濰坊南部和青島、煙臺、威海地區輸水。
黃水東調二期工程試通水標志著黃水東調工程調水體系架構完成,黃河水由東營引入后,經100多公里管道,直接輸送至青島、濰坊、煙臺、威海四市,可隨時向膠東地區應急供水,能夠為膠東四市提供堅實可靠的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保障,對進一步緩解干旱、改善區域環境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人民網-山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