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8日訊 山東第八批援藏干部持續加大對口支援力度,把日喀則特色資源與山東的資金、技術、市場等優勢結合起來,培育特色產業,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眼下,位于西藏白朗縣城北、占地1300多畝的日喀則珠峰農業科技現代博覽園正抓緊建設,再過半個月,這個涵蓋智能溫室控制、農業展示館、生態體驗館的博覽園將開園納客。
記者在農業采摘園里看到工人們正抓緊時間給黃瓜盤蔓,再過一段時間這些黃瓜就可以采摘,而在記者身旁的拇指黃瓜已經成熟可以采摘,黃瓜又脆又甜,很清爽。

海拔4000多米、原本不產蔬菜的白朗縣如今瓜菜飄香,創造這個奇跡的正是山東援藏干部和技術專家。
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領隊、日喀則市政府副市長、白朗縣委常務副書記黃曉廣說:“2016年來之前,整個白朗縣群眾種植蔬菜的基礎有,但是基本上規模比較小、比較分散。我們研究認為壯大蔬菜產業還得走企業化,市場化,走規?;穆纷??!?/p>

山東援藏干部幫助引進龍頭企業,并引導當地成立蔬菜合作社,發展規?;?、標準化種植基地。
濟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白朗縣委常委、副縣長鞠正江說:“前七批援藏的基礎之上,我們就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引進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加基地加合作社加農戶的發展的路子”
白朗縣中農圣域工作人員宗吉說:“我們這邊就是工資比較高,這邊吃的也管,兩個人一年十萬塊錢?!?/p>
目前,白朗縣蔬菜產業園面積發展到4600畝,并獲批為青藏高原唯一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縣。在產業援藏中,山東還結合當地特點和優勢,培育各具特色的產業小鎮。

記者了解到,在桑珠孜區光伏小鎮異地扶貧搬遷點,可以看到200多戶群眾的樓上已經安裝上了光伏板,這些光伏板已經并網發電,每年會為當地的貧困戶增收5000元,持續25年的時間,這里也是西藏第一個光伏扶貧項目。
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扶貧辦副主任趙瑞說:“我們充分挖掘當地的優勢資源,日喀則市的日照時間每年長達3000個小時,因此,我們就想到發展光伏+產業?!?/p>

山東還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打造“蘿卜小鎮”、“青稞小鎮”、“苗木小鎮”等,幫助2500余戶11000余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

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領隊、日喀則市委常委、桑珠孜區委書記潘思曉說:“培育發展了一批產業小鎮,探索出一條以培育發展產業小鎮帶動整鄉整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助力桑珠孜區勝利實現脫貧摘帽?!?/p>
三年來,累計投入援藏資金13.7億元,實施援藏項目385個,其中計劃內資金11億元,計劃外資金2.69億元。

山東省第八批援藏干部領隊、西藏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馮繼康說:“三年來,我們對口支援的五個縣區,按照“一縣一品”的原則,通過一系列措施,使產業援藏在整個日喀則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當地的農牧民增收和脫貧攻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因此成為山東援藏的一個突出品牌?!?/p>
閃電新聞記者 崔真真 楊本敬 張偉 王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