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外墻節能改造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工程,可是濟南市三箭平安苑小區的居民卻為此犯了愁,因為該小區在4月16日到7月5日,不到3個月發生了6起外墻“保暖衣”——保溫板材墜落的事。巧合的是,幾乎每次保溫板材墜落都與天氣有關,要么刮風,要么下雨。如今,該小區居民已經是人心惶惶,他們生怕被墜落的保溫板材砸傷。有居民曾拆下一塊保溫復合板,發現中間的粘貼砂漿少得可憐,根本不用費力就可以卸下。對此,居民質疑他們樓的外墻節能改造工程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風不大,保溫板材卻被“吹”下來
7月5日上午9點多,三箭平安苑小區一居民樓發生保溫板材墜落的事,業委會負責人劉女士匆匆趕往現場。“當時是小區業主在業主群里發了兩張照片,說是3樓陽臺外墻上掉下來一塊保溫板,掉在地上直接摔成了三塊。”劉女士說,保溫板墜落地點緊挨著居民樓北側的樹林,幸虧當時沒有居民經過。
記者在現場看到,事發居民樓穿著一層黃色的“保暖衣”,而保溫板材脫落的地方露出了淺綠色的墻體,摔壞的保溫板表面有粘貼砂漿的痕跡,不過涂抹砂漿的位置僅有幾個點。“今天上午刮風了,但風不是很大,保溫板怎么會掉下來呢?”該小區一位居民說,保溫板脫落的位置并不是“風口”,按理說不該出現保溫板材墜落的事。
不到仨月墜落6次,還砸壞一輛車
據了解,三箭平安苑小區共有15棟居民樓,該小區外墻節能改造工程自2018年11月開始。“年前就有施工隊到我們小區施工,過年后又有四家施工隊伍入駐我們小區。”劉女士說,所謂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就是在居民樓外墻上再裝一層保溫材料,從而讓未安裝保溫層的居民樓穿上“保暖衣”,這本身是一個節能的民生項目。
“我們支持給老樓穿‘保暖衣’,但‘保暖衣’經常往下掉就有點嚇人了。”有居民說,此前小區已發生過5次保溫板材墜落的事,加上這次,不到3個月已經6次了。其中有一次墜落的保溫板砸壞了一輛轎車,還有一次墜落的保溫板差點把人砸傷。
記者了解到,被砸壞的車是一輛價值十余萬元的朗逸轎車。“那天中午,有鄰居看到我那輛轎車還好好的呢!我下班回來就發現車被砸壞了,后擋風玻璃被砸出了一個大窟窿。”車主李先生說,事發當天刮起風,放置在樓頂的一塊保溫板刮下來,砸壞了轎車。
粘貼砂漿少,居民質疑施工偷工減料
“最近總是有保溫板掉下來,我們擔心有一天會砸傷自己。”該小區一位居民說,居民樓外墻保溫板隨時有墜落的風險,這讓他感覺就像“頭頂著雷”一樣危險。不少居民都有同樣的擔憂,他們盼著相關部門介入調查,真正排除保溫板墜落的安全隱患。
為什么會發生保溫板頻頻墜落的事呢?劉女士說,在施工單位及歷下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他們先后兩次拆除了保溫板,可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拆下保溫板后,我們看到保溫板上粘貼的砂漿少得可憐,根本達不到保溫板面積60%以上的要求。”劉女士說,兩次拆除保溫板后,粘貼砂漿的占比都很小,她質疑施工隊填充粘貼砂漿時存在偷工減料的行為。
7月5日下午,劉女士等人第二次拆下保溫板時,發現了更多問題。“居民樓的外墻是瓷磚,現在墻面上還有一層灰,即使填充了粘貼砂漿也起不到作用。”劉女士說,一位業主把防水膠條和U形卡子拆掉后,根本沒費啥力就把保溫板拆了下來,也就是說,整塊保溫板是靠U形卡子來固定的。
一塊保溫板十來斤,若砸到人后果嚴重
根據濟南市2017年-2020年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計劃,重點對2007年10月1日前建成,集中供熱(區域供熱)且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居住建筑進行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外墻和屋面)。到2020年底,全市完成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2000萬平米。
節能改造的保溫板分為薄抹灰和一體板兩種類型,其中薄抹灰式保溫板就是在保溫板上涂抹一層薄灰,而一體板類型的保溫板有一層硅鈣板。“采用一體板的改造需要收費,而薄抹灰是免費的。”知情者稱,采用哪種,都是居委會和小區物業等一塊商量決定然后申請的。
采訪過程中,記者嘗試搬起墜落在地的一塊一體板式保溫板,沒想到看似很輕的保溫板也挺重,差不多有十多斤。“這么重的保溫板從樓上掉下來,要是砸到人后果不堪設想。”三箭平安苑小區居民抱怨稱,保溫板粘貼砂漿不足,讓他們談“保溫板”色變,每次在樓下走都格外小心。
記者調查:
第三方檢測說“合格”,不到兩月又出事
據了解,為查驗保溫板工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該小區施工方委托了第三方來進行保溫板質量、拉拔試驗等方面的質檢。檢驗報告由山東方圓建筑工程檢測中心出具。報告顯示,保溫板材與基層的粘接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在續頁中,詳細標注了五處檢測部位及各拉伸粘接強度,判定結果為“符合設計要求”。
“5月12日,一塊墜落的保溫板砸壞了一業主家中的紗窗。”居民劉女士說,所謂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就是在5月12日事發后進行的,但第三方檢測機構由施工單位聘請,而且檢測時居民并未在現場,他們本來就對此次檢測存在諸多疑問。如今,“符合設計要求”的檢測報告出來后,再次發生保溫板墜落的事,居民們不得不懷疑此份檢測報告的真實性。
“不管是采取補救措施,還是把外墻拆掉,我們就想排除掉保溫板墜落的安全隱患。”劉女士說,他們盼著外墻節能改造工程變成真正的惠民工程,不要讓他們提心吊膽。
7月8日下午,劉女士還吐槽施工人員安裝保溫板時“野蠻施工”,“他們在施工時把防水層破壞了,周六下雨的時候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劉女士說,7月6日的降雨導致多位頂層業主家中出現漏雨問題。
施工單位:
砂漿施工符合標準,對傷人損物避而不談
7月8日上午,記者聯系到了在三箭平安苑小區進行外墻節能改造工作的其中兩家施工單位,他們均稱粘貼砂漿施工工藝符合粘粘面積40%至60%這個標準,并且稱施工時首先要清除墻面上的灰塵,填充完粘貼砂漿后再用專用螺絲固定,然后再用防水膠封住裂縫處。
“之前墜落的僅僅是硅鈣板,里面沒有保溫材料,后來我們又重新安裝上了。”其中一家施工單位的張姓經理說,他們是按照標準施工的,重新安裝了4塊僅有硅鈣板的保溫復合板以后,就不會出現墜落的事。即使出現保溫板墜落,張姓經理稱保溫板有5年的保質期,一旦出現保溫板墜落,他們會重新安裝,但他未提及一旦保溫板墜落,傷人損物后該如何解決。
2012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指南》中,有關粘貼聚苯板薄抹灰外墻節能改造工程質量驗收辦法指出:施工前,現場實測基層-聚苯板樣板件的粘結強度應大于0.10MPa。聚苯板與基層墻面必須粘結牢固。粘結強度應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的要求,無松動和虛粘現象。粘結面積不小于40%并符合設計要求。
歷下區住建局:截至發稿未作出正面回應
對于居民提出的保溫板掉落的問題,歷下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外墻節能改造施工過程中將保溫板固定在墻上,用砂漿粘貼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固定方式是用長方形的膨脹螺栓。膨脹螺栓的數量為6-8個,但為了加固,在人容易磕碰掉落的一二層樓墻外,又多加了2-3個。
7月8日上午,記者聯系到歷下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讓記者聯系監管科,然而監管科工作人員稱部門領導和相關負責同事外出,并未作出回應。當天下午,生活日報記者再次聯系歷下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辦公室監管科時,一名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稱他已將此事匯報給領導。
同時,記者多次致電歷下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劉姓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曾到三箭平安苑小區處理保溫板墜落的事。“這個問題我沒法答復你,還需要跟我們領導匯報。”劉姓工作人員同樣未對該小區保溫板墜落的事情予以回應。截至發稿時,生活日報記者也未收到任何答復。
◎濟南保溫改造標準
砂漿粘結面積不應低于60%
“外保溫系統宜優先采用聚苯板(EPS)薄抹灰系統,保溫材料防火等級必須達到B1級以上,材料密度每立方大于18千克。保溫層與原基層墻體應采用粘錨結合的連接方式,為確保安全可靠,應采用框點粘法,粘結面積不低于60%,錨栓數量不低于標準要求。”2017年4月28日,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濟南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實施指南》,其中“外墻節能改造的設計要點”對保溫材料與墻體的粘粘面積有明確要求。
“有飾面保溫防火復合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由粘結層和有飾面保溫防火復合板構成,并輔以專用錨固件固定于外墻外表面,起保溫、防護和裝飾作用的構造系統。”住房城鄉建設部于2015年12月1日發布行業標準《保溫防火復合板應用技術規程》,該規程指出,Ⅰ型復合板的粘結面積不應小于復合板面積的50%,Ⅱ型復合板的粘結面積不應小于復合板面積的60%。
(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