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動作!威海港無償劃轉青島港背后的山東港口整合“陽謀”

  “大船大港”時代正裹挾著港口整合駛向那個飛速前進的賽道。

  2019年7月9日晚間,青島港發布公告,是日,青島市國資委、控股股東青島港集團與威海市國資委、威海港集團于當日簽署了《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威海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威海港 100%股權(不含非經營性資 產及對應負債)無償劃轉給青島港集團。

  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后,青島港集團將持有威海港 100%股權,成為威海港的唯一股東。

  這意味著,繼浙江、江蘇“先行一步”、遼寧“緊跟布局”以及江西“方案出爐”之后,醞釀多年的山東港口整合終于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事實上,在上述“關鍵一步”之前,跡象已顯。

  早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山東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未來威海港將與青島港一體規劃、運營、管理,這將對威海的海洋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張海波發出上述觀點之前的2019年2月25日,青島、威海兩市領導曾展開了一次尤為特別的會晤。

  當時,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副市長張德平率領的青島市考察團抵達威海后,先后去往威海港客運中心、國際客運碼頭、青威集裝箱碼頭等,詳細了解威海港各項業務發展情況。

  并且,在此次考察中,孟凡利表示,“青島港與威海港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要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努力推動雙方做大做強,實現1+1>2的效果”。王魯明則表示,“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港口資源整合的部署要求,主動‘靠大靠強’,推動威海港與青島港的合作,把威海港做優、做強、做大,全力沖擊新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以港興市、興港強市”。

  值得關注的是,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此前曾任青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2018年11月剛剛到任威海市,他此前的從政經歷都在青島。此次與此前共事的“同事”見面,雙方的表態都釋放了良好的合作信號。

  實際上,青島港與威海港之間的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2005年,威海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本為1.4億元人民幣,由威海港和青島港合資成立,威海港持有51%股份,青島港持有49%股份。這也是山東省兩個港口首次成功實施戰略合作。

  如今距離其首次合作14年后,威海港100%股權無償劃轉青島港消息成真。

  公開資料顯示:威海港,位處中國山東半島東端,位于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東鄰日、韓、朝鮮,是山東半島通往朝鮮、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便捷的出海口;北望東北老工業基地,處于海路進入渤海的要沖,是進出渤海和東北各港口的必經之地。

  就主營業務而言,上述港口主要從事集裝箱、金屬礦石、煤炭等貨物的裝卸和配套服務、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務等。而這與從事“集裝箱、金屬礦石、煤炭、原油等貨物的裝卸和配套服務、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務、港口配套服務、金融服務等”的青島港主營業務,存在諸多相合之處。

  這邊是兩大港口相距不到200海里的的同業競爭,而另一邊則是規模相差甚巨。

  數據顯示:目前,威海港年吞吐量4500萬噸,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約19億元。而青島港2018年完成貨物吞吐量約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05萬TEU,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約296億元。

  在中國港口整合步伐不斷加快,并呈現逐省推進的當前,威海港100%股權被無償劃轉給青島港并不意外。

  畢竟,根據山東省政府“三步走”計劃:首先是由山東高速整合東營港、濰坊港、濱州港,組建渤海灣港口集團。第二步是以青島港為平臺整合威海港,形成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四大集團的格局。第三步就是適時組建山東港口投資控股集團公司,統籌全省港口發展。

  對此,山東港口圈一名權威人士曾表示,山東省港口整合方案初稿已定,省級港口集團預計今年將掛牌成立的背景下,基于青島港威海兩港此前已自發進行的良好合作,在山東省政府的部署以及兩市政府的協調下,或出現更大范圍的合作。

  如今看來,此次青島港整合威海港,則將跨過山東省港口整合的又一關口。

  對此,青島港集團承諾,他們將積極規范和發展上述競爭業務及資產,為該等業務及資產注入青島港創造條件,并自威海港股權工商變更登記及國有產權變更登記完成后36個月內,履行相應的內部決策程序后注入青島港。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