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Mb的APP下載好了
濟南地鐵R3線是連接濟南龍奧片區、CBD、新東站以及遙墻機場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計劃于今年國慶節期間開通。而有望同地鐵同步開通的,便是一張嶄新的5G網絡。
“在站臺區域,我們選擇用新型室分技術進行覆蓋。”中國鐵塔山東分公司技術主管劉慶吉介紹,可以說當人們進入禮耕路地鐵站開始,就已經進入到了5G環境。現場,劉慶吉還利用華為5G手機,現場演示了5G的高速度。大小約為40Mb的齊魯壹點手機APP,從劉慶吉點開“下載”鍵到下載完成開始安裝,僅僅過了半秒鐘。
“按照目前部署,5G時代人均速率能達到50-100Mbps。當然這個跟人流量、基站配置有關。在同一個基站范圍內,使用人數越少,上網速度越快。”劉慶吉介紹,未來地鐵站臺以及車廂內會是人員非常密集的區域,因此鐵塔公司與三家運營商在進行5G網絡建設的設計時,也是在按照極限模式進行模擬。“通過建模分析,保證每一臺手機都能接到足夠強度的信號,也保證我們的光纖傳輸網絡能夠支持大流量的數據傳輸。”
據了解,整個濟南R3線共設13個車站,隧道里程達到了21.6公里。鐵塔公司預計未來配合三家運營商建設78個5G基站,同時,這也要取決于5G網絡建設規劃。“基本上每600m安裝一套設備。5G基站和4G基站目前是分開的,將來隨著技術發展,部分制式能共用設備。”劉慶吉說。
一種漏纜兼容3家信號
從2G到5G全部覆蓋
盡管從今年下半年開始,5G手機將“扎堆”上市。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用戶還需要同時使用5G和4G、3G甚至2G信號。因此,在濟南地鐵R3線的施工過程中,仍然需要實現2G-4G信號的覆蓋。
而5G信號由于其波長較短,單個基站覆蓋范圍相對于4G信號更小。因此對于山東鐵塔公司和三家運營商來說,移動通信網絡建設也需要安裝更多的設備、敷設額外的光纜、電纜,以更大的投資來滿足人們對5G的使用需要。這在地鐵隧道這種流量密度較大、但空間極為有限的場景里,顯得格外困難。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中國鐵塔總部創新思路,聯合亨鑫、中天兩大通信漏纜生產商,在全國首次推出全頻段5G漏纜覆蓋技術,實現一種漏纜兼容三家運營商2G到5G的全部網絡,并在濟南地鐵R3線禮耕路至丁家東左線隧道內試驗成功。
在地鐵隧道內部的墻壁上,可以看到兩條光纜掛在墻上。“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可以形象的想象成這條光纜上被人為打開了許多個小孔,信號從小孔中漏出,被車廂內的用戶接收到,因此形成了覆蓋。”劉慶吉介紹,當然其中蘊含的技術,不僅僅是開幾個孔這樣簡單。
漏纜技術的先進之處,還在于其可以同時承載2-5G信號,也就是實現全頻段的覆蓋。“利用全頻段5G漏纜技術,就相當于只建設了一條公路,既可以跑快車,又允許跑慢車,互不干擾,共存并行!”濟南鐵塔通信發展部技術主管傅饒介紹,“這種技術與5G、4G分開建設的常規方式相比,少投資28%,并且極大節省了空間資源,施工時間也縮短了三分之一!地鐵場景較為復雜,為了保證信號穩定,我們全部采用成本更高、但適應性和穩定性更好的熱熔方式連接光電復合纜。車站里外漏、可見的設備也全部采用井字形支架和鋼絲繩進行雙重固定。” (高寒)
5G時代,網絡先行。而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城市中的5G網絡修得咋樣了,速度快不快,信號穩不穩定。近日,中國鐵塔山東分公司聯合華為,已經完成了濟南地鐵R3線5G線路的初步建設。而在實地體驗中,用戶不僅可以享受到半秒鐘就可下載APP的“快”感,還能體會到先進技術帶來的全程覆蓋。據了解,采用“漏纜”技術兼容三家運營商2-5G全部網絡全覆蓋的方法,還屬于全國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