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7月30日電(記者 宋宇晟)2019中國網絡媒體論壇7月29日在天津舉行。當日的主論壇圍繞新時代網絡媒體發展趨勢和加強網上內容建設等話題開展研討。

  開幕式上,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在致辭中強調,網絡媒體要強基固本,做正能量的傳播者;勇于創新,做融合變革的先行者;敢于亮劍,做主流價值的捍衛者;奮發有為,做新技術的引領者;擔當負責,做清朗空間的守護者。在引導輿論、引領思想、傳承文化、服務人民中,努力搶占傳播制高點,共同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2019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現場。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好內容可以跨平臺傳播

  “好內容可以跨平臺傳播,好內容能自帶流量,好內容能構成入口?!?/p>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許正中認為,推薦內容生產的改革,對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內容價值與品質的回歸要求媒體生產更加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的好內容。

  他在論壇演講中強調,在媒體深度融合時代,網絡媒體要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加快內容生產、傳播渠道、技術手段、媒體運營等方面改革,不斷提升“腳力、眼力、筆力、腦力”。

  強化互動是關鍵

  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劉思揚也認為,作為主流媒體,挺進移動互聯網主陣地,是主流媒體融合的必答題,要深刻認識全媒體時代的機遇,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他說:“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打造傳得開、叫得響、留得住的精品報道,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響亮?!?/p>

  他指出,提升網絡輿情引導的有效性,觸發是情感、是基礎,廣告語態是手段,強化互動是關鍵,形成合力是保障。

  內容制作的變與不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黨組成員、副臺長閻曉明閻曉明認為,媒體在內容制作上,也存在“變與不變”。

  他指出,互聯網的內容制作需要堅守政治立場、尊重新聞規律,這是“不變”,但是隨著互聯網發展,技術變革是內容宣傳遇到的最大變數,近年來,伴隨技術產生微博、微信、客戶端等不同形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內容,技術、內容已經進入相互啟發的階段。技術引發巨大需求以后,媒體需要調整當前機制適應新形態需求,根據網絡特性進行內容升級。

  “互聯網為我們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墨守成規會被時代淘汰,隨波逐流會一事無成,唯有順應網絡潮流,主動作為,才能脫穎而出。”他說。(完)

 ?。ㄖ袊侣劸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