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近20年預報中首現局地特大暴雨,預報背后壓力多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臺風“利奇馬”將刷新臺風天氣對濟南帶來降雨的記錄,在濟南這個內陸城市,除了去年受到過3場臺風影響外,更多的時候,七八月會有強降雨,但持續時間也就一兩天。但“利奇馬”不一樣,從10日上午10時左右開始,持續下了3天,而且根據濟南市氣象臺的預報,12日夜間還將繼續,要到13日白天降雨才會結束。
10日8時至12日19時,全市平均降雨量194.8毫米。市區平均下了193.4毫米,而章丘平均降雨量高達350.5毫米。此外,南山平均257.9毫米,鋼城平均234.3毫米,都超過了200毫米。全市的最大降雨點位于章丘區閆家峪548.5毫米,3天的雨量接近濟南一年平均的降水量。從今年春天就降雨量較常年偏少超50%的濟南,這場雨后,幾乎追平了常年降雨量。

“利奇馬”同樣刷新了濟南市氣象臺副臺長尹承美從業21年來的預報紀錄。在10日9:30濟南市氣象臺發布的臺風“利奇馬”預報第2期中,局部地區出現了特大暴雨,10日至12日局部地區降雨可能超過300毫米的預報。去年臺風“溫比亞”,濟南市氣象臺預報的局部降雨是150毫米,這一次直接翻了一倍。
“我20多年的工作經驗中,從來沒有在重要天氣預報里預報過這么大的降雨量,特大暴雨在我們的預報中都非常謹慎。”尹承美說自己是個謹慎的人,在確定這一次重要天氣預報的降雨數值時,她一度考慮要保守一些。“預報就相當與城市防汛的‘發令槍’,我們預報的降雨量特別大,緊接著城市防汛就要做更多的工作。”她知道濟南市委市政府一直強調“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各個防汛單位都非常信任和配合氣象部門,但作為開發令槍的氣象預報員中最終拿主意的少數幾位,她還是會考慮得更多。她也不希望預報的雨量過大,使得防汛準備遠高于實際降雨。

考慮到10日國內眾多預測模式給出的濟南降雨預測,以及中央、省里對“利奇馬”臺風帶來降雨的預測,還有臺風對浙江帶來的降雨情況,尹承美與這一則重要天氣預報的簽發人濟南市氣象局局長閆麗鳳再三研究,最終把局地降雨超300毫米和局地特大暴雨寫入預報中。“我們不能因為怕預報得大,就不敢報,最后我們還是認為這一次降雨會有這么大。”
不過,這樣預報這樣大的降雨量還不是預報工作的結束,尹承美說自己10日至11日一直在忐忑之中。“10日上午雨下得還不大,我們也擔心預報的雨量太大,但10日下午雨勢就已經很大了,根據這個雨量計算到夜間開始集中降雨的雨量,我們又開始擔心這場雨得下得太大了,我們是不是報小了。”尹承美從10日上午開始一直在濟南市氣象臺3樓的辦公室關注降雨數據和衛星云圖,直到12日17點記者見到她時,她還穿著3天前的那套衣服。
12日15時,濟南市氣象臺解除暴雨紅色預警,僅保留臺風藍色預警信號。但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她還在辦公桌前。“等著看看這個回波的情況再安排回不回家。”這2晚她都要等到23點才能到辦公室的沙發上躺下。但睡也睡不踏實,值班室的調度電話一直有,早上6點她就得起床準備新的預報。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胡鵬說,臺風的天氣系統影響范圍廣、時間較長,和濟南夏季常見的小范圍的短時強降雨不同,是大尺度的天氣系統,預報的技術更成熟,所以這一次預報的難度不算太大。但是天氣預報不只是預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更需要憑預報人員的經驗,這一次的預報已經超出了濟南市氣象臺大部分預報人員的工作經驗,從這個角度來說,準確預報的難度比較大。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