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小型餐飲食品安全提升專項行動,其中明確要求外賣第三方平臺對濟南市所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全面篩查,做好政策宣傳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資質審核。申請入網業戶必須持主體業態為餐飲服務經營者并標注“通過網絡經營”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對此,生活日報曾多次報道。
8月12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了4家違規從事網絡訂餐的餐飲企業。13日,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店面已經放棄了網絡訂餐服務。不過也有些餐飲店在偷偷經營,這些店雖然進行了整改,但是仍然沒有達到標準,也沒能辦理下食品經營許可證。

葡萄園美食城無食品許可證
外賣一條街就剩幾家店面
位于歷城區葡萄園路與山大南路交叉口的葡萄園美食城外賣一條街,沒有堂食,專門經營外賣,從2018年營運開始曾經紅火一時。隨著外賣“雙證齊全”規定的嚴格執行,這里的店面基本都不符合申辦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相關要求。目前,原本40多家外賣店只剩下七八家在經營,而這些在經營的,也基本上都沒有辦理下食品經營許可證,處于“無證經營”狀態。
8月13日中午,正是午餐外賣的高峰期,在葡萄園美食城外賣一條街,外賣小哥一個個前來取餐。記者看到,很多餐飲店已經關門歇業,屋內空蕩蕩的,門上張貼著“轉讓”的告示。這里三排一共40多家店面,午餐時仍舊開門營業的,記者數了數,也就七八家。
記者以想租房干餐飲的名義,聯系了該美食城的管理方。一名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帶領記者邊看店面邊介紹說,“一年的房租是18000元,水電費用自理,一年交一次?!睂τ谀芊褶k理食品經營許可證,這名工作人員給記者打了保票,說絕對能辦下來,“辦不下來,我租房子給你干啥,不是找事嗎?”
隨后,記者詢問為何這么多店面關門,是不是不好賺錢。該工作人員表示,這要看自己做得如何,有些賺錢,有些則不賺錢。對于該工作人員的說法,目前仍在營業的很多店主都連連搖頭:“食品經營許可證辦不下來?!币幻曛鞲嬖V記者,店面面積也就12平左右,沒有堂食,全部依靠外賣。店里的各種設備食材等又太多,很難達到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要求。目前這家店依舊在營業,來取外賣的送餐員一會兒進來一個。該店主向記者坦言,自己并沒有辦理下食品經營許可證,只有小餐飲證,“遇到來檢查的,就從平臺下線?!?/p>
老東門有的店面拿到了證
卻未在外賣平臺更新
和葡萄園美食城不同,作為濟南老商業區之一的老東門,這里的餐飲店較為集中。當天中午,當記者在附近搜索外賣時,跳出了很多店,記者隨機選取了陜老匯、阿水大杯茶、鑫龍福麻辣燙、阿堡仔等10家店走訪,發現有一家店暫未更換食品經營許可證。
“要點什么?”進入一家十幾平米的餐飲店,老板在推薦著他們店里的特色。記者點了一份食物后,老板立馬在后廚加工。這一家的后廚可以看個大概模樣,兩只鍋擺在爐子上,旁邊還有個水池。環境并不十分干凈,就餐區域大約有十張桌子和二十幾把圓形椅子,墻面上貼著產品介紹。西面的墻上,張貼著營業執照以及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登記證。
記者探訪的另一家炸貨店在第三方平臺上傳的也是營業執照和小作坊小餐飲登記證。記者在店里看到,這家店面積也是有十幾平米,環境較為整潔。一旁坐著幾位食客,正對門口的墻上,就張貼著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大一些的飯店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相對容易,小一些的則很難?!币患绎埖甑睦习逭f,為了將小作坊證更換成食品經營許可證,他整改了很多次,“環境干凈,衛生整潔是必須的,對洗菜池等也都有要求。”
荊山路多家店雖然都有證
但衛生條件不樂觀
有市民向生活日報反映,歷下區荊山路438號軍安和平山莊西臨商業街的很多商鋪,在美團外賣上售賣食品,但是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8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這里,對店鋪實地走訪。
一進美食街,記者就看到這里聚集了不少等待配送的美團騎手。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店鋪,發現這條商業街上的店鋪普遍店面小、裝潢差、店內環境一般甚至雜亂,場所布局比較混亂,食材、使用過的廚具、抹布拖把等清潔工具隨意堆砌,且大多數店面不設堂食、只做外賣。
在一家經營花甲粉的店面,記者發現墻上雖掛著食品經營許可證,但店內環境較差,店面容下三個人便十分擁擠,店內食材隨意擺放,衛生廚具也不整潔。
而另一家售賣麻辣香鍋的小店環境也較為臟亂。記者走進這家店,發現有外賣小哥坐在門口等待,店內面積較小,只有一名員工正在準備餐飲。整個餐店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店里只有后廚與雜物堆積處兩個區域,無堂食條件。地面油垢較重,墻壁泛黃,食材敞口擺放。雖然該家店鋪有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但衛生環境評價等級為C。
(生活日報記者 鄭希平 董昊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