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今年共40天的“加長版”三伏天結束了。根據濟南市氣象臺的統計,今年三伏天內濟南市區共出現了10個高溫日。不過,今年以來已有35個高溫日,為近5年來最多。  

  ◥今年7月下旬,省城遭遇持續高溫,市民出行都需要全副武裝。 資料片

  近五年三伏天期間

  今年高溫日排第三

  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2日到8月20日,前后共有40天。“7月中下旬那段日子特別難熬,連續的悶熱,降雨也少,讓人熱得喘不過氣來。”市民孫先生回憶,那段日子只能成宿開著空調。不過,一進入8月份天氣就漸漸涼快了下來。

  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高帆介紹,今年三伏天期間,濟南市區高溫日(最高溫≥35℃)共有10個。不過,這10個高溫日多集中在7月,8月僅有1天。

  根據統計,今年三伏天內,高溫日分別為7月20日35.5℃、21日36.8℃、22日36.2℃、24日38.7℃、25日35.2℃、26日37.9℃、27日37℃、28日36.9℃、29日36.5℃。8月僅8月1日這一天是高溫日,達到35.6℃。整個三伏天內,最高溫出現在7月24日,為38.7℃。

  今年三伏天內的高溫日算不算多呢?記者了解到,從2015年至今,這5年三伏天都為40天的“加長版”。其中,2018年7月17日至8月25日的三伏天中,共有16個高溫日,其中7月7個,8月9個,其間最高溫為8月12日37.1℃。

  2017年的三伏天是7月12日至8月20日,共有11個高溫日,其中7月6個,8月5個,其間最高溫為7月13日37.4℃。

  2016年7月17日至8月25日的三伏天中,高溫日有8個,7月7個,8月僅有1個,其間最高溫為7月29日36.9℃。

  2015年7月13日至8月21日三伏天中,6個高溫日,都出現在7月,其間最高溫7月13日,高達39.9℃。

  相比較,今年三伏天中的高溫日并不算最多,近5年來排在中間位置。但期間的最高溫卻不低,38.7℃僅次于2015年的39.9℃。不過,從8月高溫日來看,2015年8月沒有高溫日,今年僅8月1日一個高溫日。

  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高溫少,與副熱帶高壓北上晚和東風系統影響有關。此外,臺風“利奇馬”,低壓臺風外圍云系與高壓西風帶相互作用,帶來了降雨的同時,也帶來了持續的降溫效果。

  高溫天比常年

  提前12天

  但是,今年至今,濟南市區的高溫日已有35個,是近5年來最多的。濟南市氣象臺預報員高帆介紹,從全年看,濟南市區2018年有27個高溫日,2017年24個,2016年和2015年都是11個,這都比今年的高溫日少。

  記者注意到,今年首個高溫日出現在5月23日,是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1月1日至5月23日這個時段中,最熱的一天。同時,相比常年,今年的高溫天也來得偏早,比常年提前了12天。

  今年6月的高溫日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高值。從5月至6月27日,濟南市區高溫日有19個,是1951年以來最多,其中,6月1日至6月27日濟南市區高溫日16個,是1951年以來的第二多。

  高溫日多,雨季卻來得晚。今年濟南7月23日進入雨季。2018年濟南進入雨季的時間最早,為6月25日;2014年最晚,到7月22日左右才進入雨季。而今年濟南進入雨季的7月23日比2014年還要晚一天,算是近6年來最晚的一年。

  這些都是副高北上遲緩惹的禍

  事實上,6月高溫日多和進入雨季晚都與副熱帶高壓的移動有關。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6月的華北、黃淮地區的高溫主要原因是輻射增溫。華北地區受反氣旋環流控制,以晴好天氣為主,太陽短波輻射增溫比較明顯。此外,華北、黃淮地區高空存在暖脊,同時也伴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氣流。而且,經過一整個冬季,北方下墊面地表狀況不像南方那樣潮濕,地表較為干燥的環境有利于氣溫在短時間內上升。

  “往常沒有這么晚進入雨季的,一般是在7月1日前后。”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孟祥新說,山東進入雨季主要看副熱帶高壓,副高北跳后,整個水汽輸送帶沿著副高外圍輸送到山東,降雨增多達到氣象學意義上的雨季降水標準,就進入雨季。而今年副高一直沒有北上,所以雨帶北移晚,致使雨季來得也晚。此前較晚進入雨季的2014年是厄爾尼諾年,而今年也是厄爾尼諾年。

  泉群徹底解渴水庫也喝飽了

  雖然今年的雨季來得晚,但經歷了臺風“利奇馬”帶來的強降雨后,濟南的降雨量追趕上了常年水平。濟南市水文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累計降水量全市平均488.5毫米,比常年同期508.5毫米少3.9%。

  8月10日至13日,省城持續的充沛降雨讓泉群徹底解渴,趵突泉地下水位從8月10日的27.95米橙色預警線以下,持續上漲到了8月20日的28.66米,10天之內已上漲了71厘米。趵突騰空美景再現,同時斷流160天的瑪瑙泉也復涌了。

  這場雨過后,濟南的雨季還在繼續,仍不時有雷陣雨。預報顯示,20日夜間到21日白天就將出現雷陣雨。降雨的同時高溫天也將會遠離,濟南市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濟南沒有高溫天,而對比歷史數據,從2003年開始至2018年,8月下旬至10月底就沒有出現過高溫天。“今年8月下旬到10月再出現高溫天的概率很小。”濟南市氣象臺副臺長尹承美說。天氣逐漸轉涼,將緩解高溫帶來的用水壓力,對泉水噴涌也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目前已進入汛末,濟南的18個大中型水庫也喝飽了。8月20日,臥虎山水庫水位128.45米,距離汛末水位130.5米僅2.05米。錦繡川水庫水位249.03米,距離汛末水位1.97米。全市的18個大中型水庫中11個有水出庫,其中流量超過10立方米/秒的只有臥虎山水庫。截至20日,全市18個大中型水庫蓄水35318.08萬方,還可以再蓄5454.92萬方。小清河黃臺水位20.73米,比警戒水位21.50米低,高于20米的景觀水位,正以11.6立方米/秒的速度緩緩溢流。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