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天能重工(300569)多名董事收獲好消息——要漲年薪啦!漲薪金額分為10萬或12萬元兩個檔。
不久前,東方鐵塔(002545)也宣布擬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年度薪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進行調整。其中,公司副總經理鄭仁杰的年度薪酬,直接從6萬元漲至不超過40萬元,漲幅最高可至566.67%。
據經濟導報記者統計,2016年至2018年,上市魯企董監高及管理層薪酬“漲”聲一片。那么,漲薪的背后,是否有公司盈利能力的實際提升作為支撐?哪家上市魯企加薪最多呢?
為何齊齊漲薪?
19日晚間,天能重工公告稱,公司當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董事薪酬方案的議案》。 結合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為激勵公司董事等人員勤勉盡責,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擬定公司董事長鄭旭的稅前薪酬為80萬元,副董事長張世啟稅前薪酬為70萬元,董事張興紅及宋德海稅前薪酬為60萬元。
同時,天能重工強調,此番調整是經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議,并參照了行業及地區薪資水平等因素。
經濟導報記者由天能重工2018年年報查詢到,鄭旭當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70萬元,張世啟為60萬元,張興紅及宋德海則為48萬元。因此,此番調整,天能重工4名董事年薪漲幅分別為10萬及12萬元。
對此,天能重工表示,本方案自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于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在本方案生效前已按2018年標準領取了部分2019年按月發放的薪酬,公司將在本方案生效后的按月發放中給予調整,確保2019年全年薪酬按本方案執行。
漲薪的背后,緣于2019年天能重工業績的實質提升以及趨勢向好。其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抓住國內風電行業整體復蘇的機遇,積極開拓市場,使得公司風機塔筒項目訂單持續增長。同時發貨情況較好,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增長幅度約120%以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108.85萬至8567.85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5%至180%。
相比之下,東方鐵塔對于公司17名董監高的加薪,“手筆”更大。
從漲薪幅度上看,東方鐵塔董事長韓方如2018年度從公司獲得的稅前薪酬總額為24萬元,而此次調整后,其將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不超過60萬元;公司董事、副董事長邱錫柱的稅前報酬總額從18萬元增至不超60萬元;董事、董事會秘書何良軍,董事、副總經理許婭南,董事敖巍巍均從12萬元增至不超40萬元;總經理韓真如從21.6萬元增至不超50萬元;副總經理韓寶勝亦從12萬元增至不超40萬元;副總經理鄭仁杰薪酬提升幅度最大,其調整前2018年度從公司獲得的稅前薪酬總額僅為6萬元,調整后則增至不超40萬元,漲幅高達566.67%……
2018年,東方鐵塔實現營業收入21.97億元,同比上升7.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6億元,同比上升77.69%;基本每股收益為0.35元/股。
141家上市魯企為管理層加薪
毫無疑問,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所承擔的相應職責,對公司規范運作和科學決策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不少魯企均毫不吝嗇地為公司董監高們漲工資。
Wind數據顯示,共有124家上市魯企2018年的“金額前三的董事薪酬合計”金額數,顯著高于公司2016年水平。其中,魯陽節能(002088)、藍帆醫療(002382)、中際旭創(300308)、萬華化學(600309)、山東藥玻(600529)、渤海輪渡(603167)等10家上市魯企,漲幅超過200萬元。
從“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來看,共有141家上市魯企在2016年至2018年間,為公司管理層加薪。其中,藍帆醫療(002382)、中航沈飛(600760)、青島銀行(002948)等12家上市魯企的漲幅均超過500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陽節能在漲薪一事上,近年來表現十分突出。2016年,公司金額前三的董事薪酬合計為421.96萬元,2017年為777.43萬元,2018年更是躍至1051.44萬元;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從2016年的943.8萬元,攀升至2018年的1758.12萬元,增幅高達814.32萬元。
其中,公司董事長鹿成濱2018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649.24萬元,總裁鹿超為252.39萬元,董事、副總裁鹿曉琨為149.81萬元。除“鹿氏人”外,公司副總裁、董秘、監事長的薪酬也均在148萬元以上。
藍帆醫療的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更是從2016年的390.8萬元,猛增至2018年的1943.5萬元,增幅超過1500萬元。金額前三的董事薪酬合計金額,亦從2016年的227.4萬元增至2018年的761.46萬元。
從實際業績看,2016年藍帆醫療實現凈利潤1.81億元,2017年略增至2.01億元,2018年為3.47億元。
業績下滑卻依舊加薪
同時,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為管理層大幅加薪的上市魯企中,也不乏企業業績出現下滑的“現實”狀況。
其中,正海磁材(300224)2016年實現凈利潤1.91億元,2017年下滑至1.02億元,2018年更是出現虧損,為-8156.07萬元。
然而,業績在一路下滑,管理層薪酬卻在持續上漲。
2016年,正海磁材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報酬總和為322.95萬元;2017年,這一金額升至555萬元;到公司業績出現虧損的2018年,報酬金額達到了709.25萬元,相較2016年增幅近120%。(記者 韓祖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