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干凈了、綠化帶多了、“三大堆”也沒了……看著眼前優美的村居環境,濟寧高新區接莊街道西樓村村民朱保國笑得合不攏嘴。“走出家門,心里頭亮堂堂的,村里也和城里一樣干凈了。”朱保國說,如今這一切變化,與接莊街道開展的改善村居環境與營造良好創城氛圍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

“三大堆”不見了
村莊越變越靚麗
剛到西樓村,干凈整潔的寬敞街道和郁郁蔥蔥的綠化帶,讓人頓感眼前一亮。在西樓村的一條南北街上,記者看到環衛工人們正手拿掃帚、鐵鍬,忙著清理兩側的柴草、垃圾,三輪車來回運送垃圾和堆砌物,街道工作人員和村民一起動手,對村內村外、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定點擺放,讓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觀。
近年來,接莊街道在轄區村居內展開了道路硬化、景觀綠化、村莊亮化、墻體美化等項目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排排重新粉刷后整齊的房屋出現了,一條條硬化的大馬路通車了,一個個嶄新的垃圾桶出現在村民家門口,家里的生活污水直接流入下水道,門前隨意堆放的“三大堆”變成了敞亮的綠化帶……西樓村村主任鄭洪霞介紹,沒整治前,村里的生活垃圾堆、柴火堆、建筑材料等“三大堆”問題非常嚴重,自創城以來,在街道的支持下,村里的房前屋后,大街、各個胡同的“三大堆”,全部往外清,一點不留。
“原來‘三大堆’堵著路,出不來進不去的,一下雨滿街臟水亂流。”村民朱保國說,借著創城的東風,西樓村清理了所有街路的生活垃圾堆、柴火堆、建筑材料,還對村內的道路進行了重新規劃,硬化、綠化路面,讓村民出行更便捷。
“自創城以來,村民非常配合,而且主動性很強,村兩委成員的工作得以很好開展。”鄭洪霞頗有感觸地說,通過積極發動群眾開展綠化美化創建,大街小巷栽植了大量鄉土樹種,村民也在自家房前屋后植樹栽花,美化庭院。除蔥郁的綠化帶、便民的休閑場所外,光溜溜的水泥路、新安裝的路燈,正讓西樓村變得更加靚麗。
村民意識提高
創城氛圍濃厚了
“現在村里的垃圾每天都有專人及時清運,原來村交界處兩不管地方的垃圾如今也有統一安排的保潔員進行清理。”接莊街道接莊東村黨支部書記孫慶剛告訴記者,如今來到接莊東村,干凈的街道和整齊的綠化總能讓人駐足觀賞。在村委會,去年改造完畢的小廣場成了晚上村民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村民們的房屋修繕一新,統一粉刷上了白色的油漆,現在村道干凈整潔,靚麗炫目。
“以前大家的環境意識不強,家家戶戶門口都有柴草堆、垃圾,別說車不好過,就連人也不好走,尤其到了夏天,味道特別難聞。”孫慶剛說,現在好了,自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開展以來,村里有了垃圾桶和垃圾池,倒垃圾很方便,村民的環境意識也都提高了。
在接莊東村街道上,每隔幾米遠就有一個綠色的垃圾桶,煙頭、果皮、紙屑都被居民自覺放到里面。在接莊街道辦事處轄區,像接莊東村一樣干凈整潔的村子比比皆是。新硬化的街道干凈平坦,房前屋后鮮花盛開,美麗鄉村宣傳欄、圖文并茂的孝德文化墻成為村內最美的風景。
“為了改善社區的環境衛生,我們修了下水道,建設了休閑廣場,居民們有了休閑的地方。”孫慶剛介紹,借力城鄉環衛一體化,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我們加大了清運和清掃的頻率和力度,成立社會化應急隊伍,對主干道、重點區域采取動態化管理模式,進行清運打掃,形成了人人支持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