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倒計時1天!2019山東文博會從容走來,本屆始永久落戶濟南

  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倒計時牌顯示,距文博會開幕的“9.19”還有1天。文博會籌備工作到目前幾近“大功告成”,一場文化盛宴正向我們款款而來。

  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是山東最高規格的文化產業展會,創設7屆來,已經成長為展示山東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引領山東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從本屆開始,山東文博會永久落戶濟南,省委省政府把承辦任務交給濟南市,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濟南義無反顧地肩負起這一重任,朝著全省人民滿意的最高標準,踏踏實實地把承備工作做到了極致。

  在這個使命之下,承辦方拼搏工作,使得本屆參展國家和地區展商達到創紀錄的51個,國際化程度為歷屆之最。為了發揮山東作為新歐亞大陸經濟走廊東部主要節點大省的地理優勢,深度融于“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海內外聯動,進一步加強山東與世界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承辦方精心組織,科學實施,才有了如此的承辦成果,才有了如此的山東文博會的國際化。

  借此契機,山東文博會本著交流合作和開放共享的目的,緊跟國家發展的脈搏,將齊魯文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疊加和融合,為山東在“一帶一路”中先行換發新活力。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文博會帶來的提振效應將會讓山東融于“一帶一路”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在這個使命之下,發揮山東在沿黃省區中這個唯一沿海省份的優勢,助推沿黃經濟發展,共同打造黃河文化產業帶,這屆文博會首次設立“沿黃省區特色文化產業聯展區”。陜西、河南、寧夏、內蒙古、山西、甘肅、青海、四川沿黃8省區反映熱烈,全部確定參展。“我們愿意參與到山東文博會,借助山東文博會的平臺向外宣傳自己。”這是各省區的共識。文博會期間將舉辦的沿黃文化產業高峰論壇、成立的“沿黃九省區文旅聯盟”都為沿黃省區所認可。這就是文博會創新的區域化。

  可以預見,這屆山東文博會將再現九曲黃河的古今風情,在較高層次上引領、整合沿黃各地資源,打造覆蓋黃河流域、輻射全國的創新產品展示平臺。

  在這個使命之下,本屆文博會重點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集中展示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海洋、現代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文化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融合,推動文化產業新興業態發展。展會上,將有華為、小米、大疆創新、騰訊、新浪微博等等一大批代表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最新成果與前沿水平的龍頭文化科技企業參展。參展企業都是科技、新媒體和數字創意領域的頭部企業。這就是文博會的高端化。文博會的舉辦,一大目的就是借助于新動能、新業態、新媒體,將其打造成一個聚集文化產業資源、透視文化產業動向和趨勢、開展文化產業合作和產品交易的大平臺,推動山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在這個使命之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得到最好的詮釋。本屆文博會實現了從單純的博覽向博覽與交易、推介、服務并重的轉型升級。主會場異彩紛呈的民間文化、開放包容的現代文化,以及外省市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競相綻放。并且在濟南還認定了42家分會場,市民“足不出市”,即可享受文化大餐。這就是文博會的大眾化。文博會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將引導群眾更新文化消費理念,促進大眾性文化消費市場的培育和形成。人民群眾在享受高質量的文化藝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和文明程度,文博會正真正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文化盛會、一項真正的文化惠民工程。

  文博會既然是“文化博覽”,無疑應該首先在“文化”上做足文章,但是,山東文博會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之名,審視山東文化強省建設與民族復興的探索與貢獻。山東已經集“一帶一路”、新舊動能轉換等國家戰略于一體,近日又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柄“倚天劍”,這使得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們要借文博會這個平臺,發揮文化的力量,使我們有更加充足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的故事,講好濟南的故事,傳達中國的價值,向海內外展示一個“文化的山東”,推動早日實現山東文化強省的愿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范佳崔巖實習生單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