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莒縣小店鎮積極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現代農業發展和雙招雙引工作,以科技創新思維和優質服務為保障,不斷探索、培育鎮域發展新動能,全鎮上下蓄“能”待發,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文旅融合
做強現代農業品牌
恒匯豐農林科技生態園是小店鎮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排頭兵,項目位于小店鎮古跡崖村,由青島市淘花園花卉園藝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規劃面積1000余畝,計劃投資1.6億元,已完成投資9100萬元。在恒匯豐農林科技生態園南面山下,小店河環流而過,其與莒縣蟠龍山革命烈士陵園以河相隔、隔河相望,其間山水相依、環境優美,經過精雕細琢打造成了一處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項目。

在總部青島市淘花園花卉園藝有限公司強有力的帶動下,該項目被列入青島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共規劃農林科技產業園、園藝中心、養護流轉基地三大板塊,是青島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基地,2018年該項目還承接了青島上合峰會的景觀綠化工程,其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速了項目品牌的提升和無形資產的積累。該項目一方面整合了上下游優質果木、花卉資源,為總部提供高品質無公害水果和精品苗木,不僅育有高端獼猴桃、車厘子、五輩同堂棗、維納斯黃金蘋果、甜蜜藍寶石葡萄等高端水果,實現了進口月季區和進口紫藤的培育、養護,另一方面在遵循農業生產的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總部品牌資源,打造了集生產、銷售、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布局模式,打造了鮮明的項目產業主題。園內現有就業人員80余名,75%以上為附近村民,有效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同時通過“1+N”產業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莊苗木種植,為附近村民創收提供了有利的銷售渠道和平臺,彰顯其社會效益和輻射帶動效應。

該項目已建成日光溫室大棚二十余座,棚內灌溉、通風、取暖溫控設施齊全,現代化灌溉體系和人工水庫保證了水果花卉的最佳生長環境,實現了節能環保、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棚內投放了各類觀賞、養殖類魚苗2萬余尾,兼顧生態養殖效應和灌溉效益,豐富了園區的文旅價值。
在水果種植方面,有高端獼猴桃100余畝、車厘子區35畝、五輩同堂棗70畝、維納斯黃金蘋果80畝、甜蜜藍寶石葡萄40畝、雪里香草莓80畝;在精品花卉苗木方面,聘請園林資深設計人員對園區進行布局設計、建設規劃,目前建有精品桂花園20畝、梅花園30畝、臘梅園50畝、海棠花10畝,并實現了進口月季區和進口紫藤的培育、養護,目前已完成栽植并實現了灌溉一體化。

盤活土地
激活產業動能新引擎
日照焱焱再生新型資源項目,是小店鎮利用雙招雙引實現動能轉換的示范項目。去年以來,臨沂客商來到小店鎮,決定利用周邊的建筑廢料生產仿古青瓦磚,在這里投資建設日照焱焱再生資源項目,但由于土地限制,遲遲未能開工。小店鎮黨委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幫助招引企業解決難題,下定決心盤活閑置的礦區土地,讓企業安穩落地。項目負責人李勁松說,“他們(小店鎮)做了大量的深入細致的工作,招引的過程中能用我們簡化手續的,就給我們簡化手續,能不讓我們親自跑的,由他們代辦的,他們就全權辦理好。加上在施工的過程中,地方黨委和政府、招商辦經常到現場了解情況,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就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這一“騰龍換鳥”的新項目位于小店鎮前葛杭村,規劃占地180畝,總建筑面積31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5億元。項目充分利用當地的建筑垃圾和生產石材形成的廢料,對建筑垃圾和廢舊石材進行回收和再利用,分為兩大功能區,建筑垃圾、固廢綜合再生利用生產粗細骨料功能區,年產3600萬塊仿古青瓦磚功能區。截至目前,大型聯合生產車間已建18000平方米,在建9000平方米;倉庫已建2000平方米;辦公用房已建1200平方米。項目于七月下旬試運營,建成投產后,年可實現產值3.2億元,創利稅3300萬元,提供300余個就業崗位,李勁松說,“下一步我們投產后將積極投入到莒國古城的文化建設中去,并且讓我們的產品能夠輻射到周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達到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一體化,實現生態、社會、經濟同步推進。”

從利用“飛地”經濟落地莒縣開發區、創造了項目推進“莒縣速度”的永利新能源車業,到“騰龍換鳥”實現環保經濟效益一體化的焱焱再生,小店鎮始終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頭號工程來抓,堅持“招引、推進、服務”一體化推動,全面實行手續代辦、容缺審批、承諾辦結等制度,全心全意為企業解難題,確保招引來的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見效。今年1-6月份,全鎮財政收入完成1580萬元,占全年計劃的60%,目前積極跟進的有12個洽談招引項目,積極推進在建的有包括海迪年產35萬臺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四個超過5000萬元的招引項目,深入挖潛盤活存量用地兩處,推進了招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小店鎮將繼續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進一步打通招引落地的“綠色通道”,以雙招雙引激發產業發展的新動能,開啟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