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山東省空客H135直升機應急救援首飛暨簽約儀式在雪野通用機場舉行,兩架空客H135直升機正式交付使用,這標志著我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建設正式啟動。

首飛儀式上,進行了直升機應急救援演練,展示航空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實施流程。齊魯華通航空首架H135直升機B-70D1從萊蕪雪野通用機場起飛,至萊蕪服務區接到傷員后,飛往濟南市人民醫院,全程用時20分鐘,有效縮短了救援時間,極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演練結束后,山東齊魯華通航空有限公司與山東省應急管理廳舉行直升機應急救援服務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搭建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趙豪志在講話中指出,H135航空應急救援項目的順利啟動,標志著我省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大大提升了我省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是加快推進航空救援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對于增強災害事故防范和應對能力,更好保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強調,加強航空救援能力建設,是構建現代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內容,下一步將深化與齊魯華通公司的合作,加快完成全省276個直升機起降點建設任務,完善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與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和與空軍、民航等有關方面的聯系協作,優化指揮調度體系,建設科學高效的航空應急指揮平臺和應急響應機制。
記者了解到,為建立完善航空應急保障體系,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省應急管理廳在全省規劃了276個直升機起降點,目前各地正加速推進實施。齊魯交通集團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于集團所轄高速公路建設了一批直升機起降點,進一步完善了全省航空保障網絡。

據了解, H135直升機是一款性能優異的3噸級輕型雙發直升機,自90年代研發生產以來,被廣泛應用于醫療救援、警務、林業、消防、電力作業、空中航拍、海上作業等領域,開展災害事故災情偵查、應急救援、人員物資投放、災情預防巡查及施救、醫療救援、航空應急力量培訓等服務。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范圍內已交付使用1346架該型號直升機中,未出現1起機械事故。納入我省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直升機是由青島聯合通航公司與空客公司合資在青島市生產的,是與德國保持同質、同代的最新配置機型H135 T3/P3,融合了最新一代的航空技術,配備全權數字控制系統,兩臺發動機設計極大地保證了飛行安全。快速巡航速度為每小時252公里;最大航程為611公里。最大飛行高度6000多米,可搭載2名飛行員和最多6名乘客,最大貨物吊掛重量為1200千克。
根據計劃安排,從現在開始至2021年,將在全省范圍內分批次布局13架H135直升機,滿足全省航空救援需求,實現省內航空救援80公里飛行半徑全覆蓋,直升機起飛后30分鐘內到達省內任意地點。
今天,現場共有4架H135直升機,其中2架為應急救援直升機,將分別在濟南和東營駐防。11月交付第1架,駐防臨沂市。2020年交付4架,分別駐防煙臺、濰坊、棗莊、威海市;2021年交付4架,有3架駐防德州、菏澤、泰安市,1架作為備勤機駐防雪野機場,增強濟南地區覆蓋,并根據各基地直升機定檢、維修等特殊情況調派使用。省應急管理廳將在防洪防汛、森林防火、臺風防范等重點任務時段,或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調整直升機部署。
為進一步壯大航空應急力量,省應急廳借力我省通用航空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將社會通航力量作為重要補充納入航空救援體系,與山東省通用航空協會簽訂了應急救援合作協議。該協會成立于2014年11月,現有47多家會員單位,運營各類飛行器147架,涵蓋米-26、卡-32、米-171、灣流450等機型以及大型監測無人機。
相關鏈接:
山東齊魯華通有限公司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專業化航空救援平臺公司,系省政府指定航空救援平臺。主要承接省內事故災情偵查、應急救援、人員物資投放、災情預防巡查及施救、醫療救援和航空應急力量培訓等任務,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成立兩年以來,在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的正確領導下,圍繞“一二三四五”的戰略部署,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合理配置、協同協作”的原則,出實策、拿實招、求實效,立足我省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特點,統籌長遠發展,以航空應急救援任務為牽引,以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為核心,建設航空救援呼叫指揮中心為樞紐、救援直升機運營基地和若干個起降點為支撐的覆蓋全省的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系。
面向未來,公司將繼續堅守初心,堅定信心,全面推進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實施,加快建設和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提升綜合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我省災害事故防范能力,降低事故災害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為全省重大戰略轉型和人民美好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劉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