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石館位于市區荊河橋畔,龍泉塔下,與龍泉文化廣場毗鄰。館內陳列收藏漢代畫像石500余塊,數量之多,居國內之最。

  漢畫像石是漢代墓室、祠堂、石闕上的雕刻裝飾。在內容上,它包羅了漢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被稱為“漢代社會的縮影”;在藝術上,它在中國繪畫史的長河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被譽為“東方藝術的瑰寶”。

  滕州出土的漢畫像石豐富而又精美,在全國漢畫像石分布區中居重要地位。早在19世紀初,滕州出土的冶鐵圖、牛耕圖、紡織圖,就蜚聲海內外。之后,相繼發現的講經圖、羽化升仙圖、日月天象圖、禮俗圖、宴飲圖、樂舞雜技圖,以及較為少見的紀年畫像石,“永元十年”、“延光元年”、“元嘉三年”等,構成了滕州漢畫像石的獨特風格。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都藏有滕州出土的漢畫像石。

  滕州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多樣,不拘一格,有陰線刻、粗線刻、減地平面刻、淺浮雕、高浮雕等。畫面構圖也獨具特色,既有布局簡單疏朗的畫面,也有細致繁密、重疊分層的手法,一幅畫像表現內容最多可達十層,但卻繁而不亂,形象生動,異彩紛呈。

  漢畫像石的陳列分為上下兩層,還有一個精品展廳,內有各種考古類型的漢畫像,每一件都是畫面精美的珍品。

  陳列的漢畫像石年代由西漢時期到東漢中晚期。東漢時期的畫像內容豐富多彩,既表現了人類的現實社會,如“車騎出行”、“庖廚宴飲”、“樂舞雜技”、狩猜六博”等,也表現了一個想象的奇異世界,如“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祥禽異獸”等許多的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

  漢畫像石館白墻碧瓦,古意悠然,與千年古龍泉塔渾然一體,相映生輝,每年都吸引大批專家、學者、游客前來尋古探幽,觀光旅游。

  (棗莊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