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家服裝店內正在銷售的Lolita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民星 攝

  繼“炒鞋”“炒盲盒”之后,“炒LO裙”又悄然闖入了公眾視野。“LO裙”全稱Lolita(洛麗塔)裙,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穿衣風格。“炒LO裙”有多賺錢?業內人士介紹,一條一千多元購買的裙子轉手就能賣四五千元,就連相關的周邊產品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行內人甚至還為此行業配上了一個專業名詞,“炒LO股”。一條裙子何以會賣出天價?瘋狂“炒裙”行為背后,又潛藏著怎樣的風險?

  六七千元的裙子

  被炒到三四萬元

  近期,雪球網上一個名為“老蘿梨”的網友曝出的炒裙實錄,讓“炒LO裙”這一暴利行業闖入公眾視野。

  其實,“LO裙”是指Lolita風格的裙子,是一種源自歐洲,盛行于日本的穿衣風格,主流的Lolita分為甜美、哥特和古典三個系列。國內常見的LO裙主要分國產和日產,國產的價格相對便宜,一般在500元左右,貴的每件1000元左右。日產相對較貴,便宜的也得1500-2000元,貴的基本都會上萬。而且,很多日產的裙子都是限量的,需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預訂,錯過了預訂時間就只能蹲咸魚買二手的,價格就高了,有的甚至會翻倍。

  據媒體報道,LO圈日產知名款“中村十字”曾被拍賣出11萬人民幣的“天價”。圈內人士介紹,“中村十字”又經歷了兩次再販,現在價格已經降回四五千元。一位資深LO粉告訴記者:“‘中村十字’已經是很老的款了。現在比較火的是‘和平之春’和‘天國少女’。原價在六七千元,現在已經炒到一兩萬元了,有的甚至標價三四萬元。”

  雖然11萬元的“天價”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目前日產的部分LO裙溢價依然十分明顯。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APP中檢索,有108927個人進行了“Lolita相關售賣”的交易。其中,“天國少女”等日產牌子的Lolita裙和周邊產品標價較高,在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最高的“中村十字”標價12500元。

  四季都穿Lolita

  一年消費七八萬

  1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濟南中弘廣場寫字樓里的一家名為“PUPPET NIGHT”的LO裙服裝店。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服裝店以粉色為主色調,店內四周擺滿了各種款式的可愛少女風LO裙。除了一個全是日產LO裙的展柜標有“禁止試穿”字樣外,其他裙子都可以試穿。“店里國產LO裙的價格都比較實惠,售價在200-350元之間。”店員云醬告訴記者,“00后”是店里的主要顧客群體,她們大都還在讀書,消費能力有限。

  對于“炒裙”,店員表示的確存在這種現象。“日產的火爆款炒得比較火,國產的LO裙很少能把價格炒上去。”店員介紹,店里的爆款“愛神樂章”售價259元,已經銷售了上萬件。在第一次售賣結束以后,“愛神樂章”也曾被炒到每件三百多元,但店里進行了再販,價格很快就下來了。“國產的就算有炒上去的,溢價也不會很明顯,原價四五百的,漲個一兩百塊就已經很高了。”

  雖然市場上國產LO裙溢價并不明顯,但濟南潛藏著一群資深LO粉,每年在LO裙上都有高額的支出。

  “一直都在購買,每個月都會訂2-3件,很多裙子買了都沒有穿過,后來賣掉了不少。現在,家里差不多還留有50多件。”一位名為月月醬的濟南姑娘告訴記者,自己是個資深LO粉,從高三開始就喜歡Lolita風格的裙子,到現在已經七八年的時間了,基本上每年在LO裙上的支出都在一兩萬元。

  這在LO圈根本算不上什么。據一名LO粉介紹,她身邊一位入圈五六年的“90后”寶媽一年四季都穿Lolita,就連家里四歲寶寶的衣服也全是Lolita童裝。家里專門有個房間放Lolita的裙子,每個月至少消費五六千元,一年下來得花費七八萬元。“只要出新款就會買,主要買日產,國產的一些好看的款式也會買。”

  饑餓營銷導致

  價格水漲船高

  不少網友疑惑,一條二手的裙子,為何會出現這么高的溢價呢?

  LO裙與眾不同的生產流程,或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云醬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介紹了國產LO裙的生產和售賣流程。她介紹,購買LO裙都是要提前預訂的。店家一般先在畫手圈收集柄圖(裙子布料的花紋或圖案),購買柄圖后找畫手畫出裙型,再找工廠打板出樣衣,樣衣出來以后發布到網上征求意見。而這僅僅是LO裙生產的第一步。

  隨后,根據收集的樣衣意見,店家會大致定下LO裙的面料材質等,并給出大概價格區間后進行意見征集,最后才會預訂。“喜歡裙子的顧客,在預售期間,可以支付預約金,店家最終根據訂單數量進行生產。”

  “LO裙的制作周期一般比較長,在3-4個月之間,日產的就更長了。”云醬表示,日產比較火的款式,現在已經預約到2020年或2021年了,也就是說,在預售期內交完款,得等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拿到衣服。如果沒有預訂,看到現貨覺得喜歡,想要入手就更難了,日產LO裙再販得很少,大部分人只能去閑魚以高價購買二手的。

  “其實,這本質上就是饑餓營銷,一家店首次販賣可能只有三五百件,二次販賣遙遙無期,市場供不應求,想要入手的LO粉只能高價買入。”LO裙從業者小吳表示,等待的時間過于漫長,二手日產LO裙的價格又過于虛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LO粉在關注國產。“國產LO裙的質量越來越精良,價格也比較實惠。店家還會定時再販,奇貨可居的情況很少出現。”

  炒裙是投機行為

  沒一夜暴富可能

  一條千元的裙子被炒到四五千元,“炒裙”真的能幫人“一夜暴富”嗎?

  “感覺不太可能。想要賺錢,‘炒裙’比‘炒鞋’更難,門檻更高。”一位資深LO粉分析道,LO圈是一個比潮鞋要小很多的小眾圈子,關注的人少,能夠真正了解市場情況的更少。國產LO裙溢價很少,甚至可以忽略;日產的溢價相對高,但行情難以捉摸。

  “并不是所有的裙子都會有價格翻番的可能,一般只有火的款式,價格才會被炒得很高。火的原因很隨機,有可能是某個短視頻平臺的某段視頻或者某張照片。”與此同時,日產的裙子售價普遍很高,便宜的1500元左右,貴的基本過萬。入手幾件LO裙等待其溢價,購入者承擔的風險太大了。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炒作從本質上來講都是一樣的,炒裙子跟炒鞋、炒核桃一樣,目的都是為了獲得不菲的收益,但無論炒什么、怎么炒,都是市場投機行為,伴隨著高風險。等到泡沫退去,就能夠看到真正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宋清輝也勸躍躍欲試的人三思。“炒裙子、炒鞋純粹是一種投機行為,沒有任何‘一夜暴富’的可能。當前,炒裙子、炒鞋市場泡沫巨大,風險系數很高。在時尚風向和市場審美不斷變化的當下,預計很快就會破裂。被裙子、球鞋‘套牢’者,或將欲哭無淚。”

  相關鏈接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預警:“炒鞋”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游戲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近日發布《警惕“炒鞋”熱潮 防范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簡報指出,近期國內球鞋轉賣出現“炒鞋熱”,“炒鞋”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游戲,各義務機構應高度關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防范此類風險。

  簡報顯示,目前國內已有十余個“炒鞋”平臺,呈現出參與者數量多、交易量大、價格波動劇烈等特征。“炒鞋”行業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值得警惕。

  簡報指出,值得關注的問題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桿服務,杠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三是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簡報在風險提示部分指出,首先,各義務機構應提高對“炒鞋”的關注和研究,加強對相關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認真對照上述業務風險,及時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炒鞋”背后潛在的金融風險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防止“炒鞋”亂象事態蔓延。

  其次,各義務機構要加強對涉及“炒鞋”平臺的資金交易監測,強化對“炒鞋”平臺風險特征的識別,結合外部公開信息等,提高分析研判能力,發現或有合理理由懷疑平臺參與洗錢等犯罪活動的,應及時提交可疑交易報告,切實履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 據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