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我希望把這筆錢捐獻給國家修建烈士陵園,因為我們是黨的女兒。看著祖國日益強大起來,我們作為黨的女兒,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其實,邢威敏老人的生活并不寬裕,平時生活節(jié)儉樸素,褲子穿破了也不舍得扔掉。但平時省吃儉用的邢威敏一遇到公益事業(yè)便“大手筆”起來,汶川地震捐2萬元現(xiàn)金、九寨溝地震捐1萬元現(xiàn)金,捐資助學1萬元,去張村一所小學一次就帶去400套運動服。不僅如此,她堅持每年為貧困山區(qū)的學生們捐款捐物,累計已有二十萬元。這些錢都是她開小店、賣冰棍一元一元攢來的。她的腳步不知走過了多少個學校,接受她捐贈的孩子更是無法統(tǒng)計。

  “我母親曾是一位老師,幾十年時間里一直默默幫助著許多貧困孩子。我的公益路就是受母親的影響,也是接著我母親的腳印繼續(xù)走下去的,而現(xiàn)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這份愛心代代傳遞下去,讓貧困的孩子持續(xù)被關注,有依靠。”邢威敏說。


  “冰棍是涼的,心靈是暖的。邢威敏,用‘十年如一刻’傳承母親的善心,將小小的冰棍化成一座城市的暖。”2018年,邢威敏當選助人為樂“中國好人”,她用自己的“好人精神”凝聚了溫暖力量。當“好人精神”能夠感染每一個人,那么,“好人”就會成為城市中最美的“風景”。

內(nèi)容來源:信用環(huán)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