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省份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統籌新政落地,報銷比例超五成
近日,多個省份陸續出臺高血壓、糖尿病(“兩病”)門診用藥統籌政策。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山東、四川、陜西、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貴州、河北、寧夏、遼寧、甘肅、山西、云南、重慶17個省份(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相關的執行細則。
各地政策落地的背后,是今年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的決議。國常會決定將3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報銷門診用藥的比例提高至50%以上。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在吹風會上表示,將以二級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為依托,對“兩病”藥品的門診費用由統籌基金進行支付,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要達到50%以上,地方根據自身條件設封頂線,也可以不設封頂線。
各地政策陸續出臺
比如,山東省方案明確,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報銷50%以上,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不設起付線,新政將于2019年11月開始實施,確保群眾年內享受待遇。
四川省的細則規定,在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門診發生的降血壓、降血糖的政策范圍內藥品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50%,原則上不設起付線。高血壓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200元/人/年,糖尿病最高支限額不低于300元/人/年,同時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最高支付限額合并計算。
河北省在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50%的基礎上,設定了最高支付限額,高血壓為225元/年/人,糖尿病為375元/年/人。
浙江省的文件則從“兩病”擴大到了更多的慢性疾病范圍,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冠心病、支氣管哮喘、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病、帕金森病、類風濕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同時,浙江省將最低報銷比例提高為60%,其中,肺結核門診報銷比例不低于70%。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方案文件還明確,醫療機構不得以費用控制、藥占比、醫療機構用藥品種規格數量要求、藥事委員會審定等為由,影響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的供應保障和合理使用。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此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只能通過住院報銷,但實際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服藥來控制病情,對相關藥物的需求量很大,將“兩病”藥品納入門診報銷將降低患者的用藥負擔。對于“兩病”的常用藥來說,銷量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品種。
醫保費用結構性調整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并呈現上升趨勢。
在糖尿病方面,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報告稱,中國患病人數達1.14億人,而且糖尿病用藥負擔比較重。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2012年的專題研究顯示,從費用投入上看,我國糖尿病衛生總費用中,來自社會保險補償的比例占42.66%,個人現金支付占46.31%。同時研究顯示,2010年全國糖尿病防治費用有14.14%流向零售藥店,主要為患者自購藥的消費。
因為患者基數大、用藥品頻次高,“兩病”用藥被納入門診報銷之后,是否會對醫保基金支付能力造成負擔也受到了關注。
對此,史立臣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目前正在展開的醫保支付改革工作實際上不是簡單地控費,而是調整醫保的支付結構。
“我們可以看到政府部門已經多次談到,醫保支付將向慢性病、腫瘤以及罕見病傾斜。國家和政府為了騰挪資金的空間已經做了很多基礎工作,比如對仿制藥的帶量采購、通過國家談判整體控費等,這些措施在醫保資金池中節省的費用,為慢病用藥門診支付比例的提高打下了基礎。”史立臣說道。
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10月10日出臺的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對于用藥保障范圍,提出“四個優先”,優先選用目錄類甲類藥品、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優先選用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優先選用集中采購中選藥品。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一些地區在實施兩病門診用藥統籌政策的同時,還將高血壓、糖尿病藥物納入了集中采購清單,從而進一步降低相關藥物的價格。
以河北省為例,11月20日河北省藥采中心發布通知,將開展該省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品集中采購,采購品種為卡托普利口服常釋劑型等15個品種,其中高血壓9個品種、糖尿病6個品種,并邀請符合要求的企業前來申報。
這15個藥品都是臨床日常在高血壓、糖尿病里的常用藥,比如降壓藥卡托普利、纈沙坦等;在糖尿病領域,有經典的二甲雙胍、阿卡波糖及消渴丸。這些品種除了卡托普利在4+7集采流標以外,都未參與過國家集采。
史立臣表示,在慢病管理和康復層面,國家的投入越來越大。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在國家引導下進行的科學慢病管理,可以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惡化發展、科學控制并稱,從而降低住院比例,盡管門診支付的費用提高了,但長期來看,有利于醫保整體費用的降低,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