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落地市中區項目最多,注冊資金超1.9億

  “我多年從事電子領域研究,此次帶領的團隊中有4名海外院士、2名首席科學家。濟南市中區熱情周到的服務讓我們信心滿滿,公司注冊后將立足市中、輻射山東,全力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張立人手持營業執照激動地說。在今年7月第二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中,張立人的“超寬帶定位追蹤、通信和多傳感功能自組網絡應用于危險復雜環境的緊急救援項目”榮獲一等獎、被評為“億元團隊”,目前已注冊落地市中區。

  第二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是由濟南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高規格、國際性人才大賽,旨在進一步引進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內外高科技項目,以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市中區目前落地決賽項目20個,大賽42個獲獎項目中有16個落地市中,包括3個一等獎項目、7個二等獎項目、6個三等獎項目,注冊資金總額超過1.9億元,外資超過5000萬元,并推薦15個獲獎項目申報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推薦2個未獲獎項目參評市中區“經緯領軍人才”,大賽項目落地數和獲獎項目落地數均名列全市第一。  

  圍繞“一圈一帶五區”進行產業布局

  為確保大賽申報、對接工作高質高效,市中區于2019年初啟動了大賽準備工作。圍繞“一圈一帶五區”的產業布局,聚焦智能制造、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創新等重點產業,面向全區企業、高校院所進行了項目征集,全面掌握企業核心技術項目需求,并將有意向來濟發展、開展項目合作的人才、團隊信息進行匯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梳理出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雙招雙引”、科技等政策,對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濟南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兩大“國字號”人才基地以及重點產業園區等平臺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了一份“市中創新創業指引”,在各大網站、微信公眾號廣泛推介宣傳,為海內外人才充分了解市中、選擇市中提供了便捷窗口,營造了濃厚的大賽氛圍。

  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支團隊、推動一個產業

  針對“如何在人才云集的大賽中精準落地高質量項目”的問題,市中區采取“1+3+N”的工作思路,精準對接,“1”即以重點產業為導向。對大數據、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高效生態農業四個大賽領域的項目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擇優選出一批符合全區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重點對接,實現“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支團隊、推動一個產業”的良性循環。美國嘀哩哩科技公司“濟南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大數據領域項目的落地,實現了與全區數字經濟產業的相輔相成、融合發展,澳大利亞選手Raynes Jared帶來的“K-酪蛋白乳制品”一等獎項目為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3”即把握“責任”“市場”“項目前景”三項原則。主要領導親手抓項目對接,區委書記韓永軍親自赴日本實地考察“8k印刷”項目,了解項目概況與落地需求,現場制定項目落地“路線圖”,主動的姿態、務實的舉措,更加堅定了海外人才到市中區創業的信心;充分發揮市場化引才的激勵作用,依托高端獵頭公司、人才中介機構,搭建起與大賽人才項目對接的橋梁;重點研究項目計劃書,邀請專家就項目發展前景、產業化可行性進行評判,確保落地一批效益高、前景好的高質量項目。“N”即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充分利用高校院所、投融資機構、企業等一切資源,通過項目路演、對接座談等方式,為項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和產業對接,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為項目團隊量身打造支持政策清單

  為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市中區成立大賽項目對接專班,下設“政策扶持”、“工商注冊”、“辦公用房選址”、“市場拓展”四個工作組,明確服務專員,集中力量幫助項目團隊“量身打造”人才、科技、招商方面支持政策清單,全程跟蹤代辦企業工商注冊手續,最大限度滿足在辦公用房上的不同需求,協助項目對接企業嫁接產品市場,“家人式”的服務極大地提升了項目落地效率,獲得了海內外人才的一致稱贊。同時,市中區時刻繃緊“責任弦”,區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各部門分工負責,召開工作推進會7次,階段性匯總項目需求和制約問題,集體研究破解方法,確保工作無縫銜接、壓茬推進、取得實效。

  下一步,市中區將用創新的體制機制、優惠的人才政策、高端的平臺載體、“家人式”的周到服務,力促更多高端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