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國之重器。經中央軍委批準,第一艘國產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17”。 從此,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準,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

  在被問到第二艘航母被正式命名為山東艦主要是基于什么考慮時, 海軍新聞發言人程德偉表示,《海軍艦艇命名規定》明確,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及以上級別艦艇以行政省和直轄市名命名。根據這一規定,綜合考慮各省、直轄市申請意愿等各方面因素,中國第二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另外,根據艦艇命名慣例,為保持航母舷號銜接有序、整齊統一,山東艦舷號在遼寧艦基礎上順延為“17”。

  首艘國產航母零部件全部采用國產產品

  針對“山東艦與遼寧艦相比在技術性能上有哪些進步和改進?”程德偉說,山東艦立足國內自主設計建造,重點解決了航母總體設計、船體建造、主動力裝備國產化研制等問題,提高了綜合作戰效能和綜合保障水平。

  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2013年開工建造,2016年航母接艦官兵開始進駐航母,2017年4月26日該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2018年5月13日首次出海試驗。據悉,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上千萬個零部件全部采用國產產品,實現了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

  山東艦交付 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

  航空母艦,國之重器。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正式交付海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舷號為“16”。 從這一天開始,中國有了自己的航母。僅兩個月后,2012年11月23日,飛行員戴明盟駕駛國產殲-15艦載機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受到世界關注。

  此后,從近海到遠海,從單艦到編隊,遼寧艦已多次跨海區機動訓練,完成了上百項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

  2016年12月15日遼寧艦編隊進行的實際使用武器演習,殲-15艦載戰斗機和遼寧艦發射各型導彈十余枚,對目標實施準確打擊。

  實際使用武器演習短短10天后,遼寧艦航母編隊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首次突破第一島鏈展開跨區遠海訓練。在惡劣海況氣候條件下,多批次殲-15艦載戰斗機從遼寧艦飛行甲板起飛升空,開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訓練任務,完成訓練任務后在遼寧艦阻攔著艦,錘煉了航母編隊艦機融合能力。

  2018年4月12日,遼寧艦參加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的海上閱兵后,迅即從閱兵場奔赴訓練場。遼寧艦航母編隊先后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密集展開多課目訓練,航母編隊體系化訓練逐步常態化。

  海軍遼寧艦副艦長 陸強強:從剛開始我們提出遼寧艦是一艘試驗艦訓練艦,到現在逐步形成作戰能力,這個我想也是我們全體官兵所期盼看到的,也是國人所希望看到的,那么這里面應該說這幾年通過我們裝備的改進,訓練水平的提升,我們也越來越有信心,我們遼寧艦正在由一艘訓練艦、試驗艦,向一艘打仗的艦艇轉變,而且我相信這個過程應該是會越來越快,很快就能實現我們的目標。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