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46頭豬賣了28萬元!連養豬的都以為這一切是假的。一場超級豬周期改變整個中國養豬業,養豬的比搞新能源、消費電子、醫藥生物都賺錢!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2018年度人均利潤增幅6077%背后,是一場從鄉村到城市的食品安全產業集群的重構。不光養豬要過濾空氣,豬糞進發酵罐變奶粉狀肥料,新希望萊陽投資一個養豬項目都要耗費40億。以后,養豬就是大企業的事了!

  “我在歷史上從來沒看過一個農民養46頭豬可以賣28萬元”

  12月19日,由山東省企業聯合會、山東省企業家協會和山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舉辦的2019山東百強發展論壇上,發布了《2019年山東省百強企業、工業百強企業》榜單,同時發布了《2019山東100強發展報告》。在百強榜排名第54位的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以6077%人均利潤總額增幅位居2019山東省百強企業人均利潤總額增幅第一,這也是2019山東百強企業中唯一一家人均利潤增幅超過1000%的企業。

  在上一年度山東百強企業榜單上,山東新希望六和是唯一一家虧損企業,凈利潤虧損5191萬元。在2018年度中,這家企業實現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達到2.06億元。山東新希望六和的這次“大逆轉”,得益于豬價上漲。

  對于豬價上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任新希望六和集團聯席董事長兼CEO的陳春花日前的演講中有一段生動描述——

  “我在歷史上從來沒看過一個農民養46頭豬可以賣28萬元,嚇死人。他說他自己賣的時候都心驚膽戰,以為是假的,然后,終于拿到錢了,明天繼續賣。”

  手頭有豬,并且還沒有“中招”,那今年這個行情,絕對賺得盆滿缽滿。

  豬肉價格暴漲催生出中國第九大富豪。2019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以1173.8億元身價位列榜單第九的秦英林家族,掌控著以養豬為主業的牧原股份,在2018年榜單中,秦英林家族排名第69。目前牧原股份總市值達1815.99億元,是中國A股上市值最大生豬養殖企業之一,與搞高大上的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的小米市值只差200億元。

  被譽為養豬界華為的溫氏股份,創造了40多位億萬富翁,曾雄霸創業板最大市值公司,超過了搞新能源電池的寧德時代。2018年,溫氏股份營收達572.36億元,賣出2229萬頭豬,賣豬收益達到329.45億元。而養豬不到3年的新希望,股價同比累計上漲183.04%,市值達到841.09億元。

  今年這輪超級豬周期開啟之前,2018年上半年,新希望養豬虧損1.8億,導致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4。新希望六和在2018年上半年年度報告稱,“生豬價格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位運行后,2017年進入下行調整期,2018年上半年豬價總體處于下降通道,呈現低位震蕩走勢,一度跌出近8年最低價。”

  2019年上半年,新希望六和賣了134.34萬頭豬,同比增長8.33%,營收19.23億元,同比漲27.01%,毛利潤3.66億元,同比漲225.08%。2019年9月賣了35.76萬頭,營收9.15億元,均價26.75元/公斤,同比漲88%;10月賣了37.69萬頭豬,營收13.42億元,均價33.98元/公斤,同比增加266%。

  幾家禽肉養豬龍頭2019年三季報顯示,溫氏股份今年前9月賣了6.3億只雞,1553萬頭豬,賺60億;新希望六和賺30億元;民和股份前三季度盈利超12億,同比去年翻8倍。養了30年白羽雞民和股份2017年還苦苦掙扎于雞周期中,巨虧2.9億,2018年因雞苗漲價就賺3.8億,到了2019年更是爆發式增長,上半年凈利潤翻了46倍。

  11月份CPI達4.5%,創2012年1月以來新高;畜肉類價格上漲74%,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10.2%,影響CPI上漲2.64個百分點。豬肉供應不足,雞鴨代替,結果鴨毛供應量打破供求平衡,羽絨、鵝絨漲價,今年波司登羽絨服均價漲了20%-30%。

  豬價飛上了天,但養豬的養雞的賣飼料的冰火兩重天。以2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表現看,溫氏股份、龍大肉食、新希望六和都賺了,牧原股份上半年卻虧損1.56億元,原因何在?2019年7月,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青島舉行的正和島創變者年會上進行了揭秘——

  “我們在全國做到了養豬場過濾空氣。非洲豬瘟來了,我們收益最大,受影響最小。”劉永好說。

  對于這種一只豬就能禍害一群豬,而且還沒有疫苗可打的非洲豬瘟,養豬界怎么“嚴防死守”的?

  關鍵時刻能扛能打的,可絕不是“豬臉識別”!

  養豬還要過濾空氣?聽起來像天方夜譚。劉永好說,三四年前,新希望上這套新風+空氣過濾系統時還被嘲笑,因為成本太高了。養一萬頭豬,光空氣過濾系統成本約50萬。

  進入豬舍的空氣要被過濾三次。

  這些布罩是用于防止回風的。

  現在,“二師兄”住的房子,完全按照當年對付SASA的辦法,跟外部完全隔離,連蒼蠅蚊子都進不了。

  豬場的空氣精細到什么程度?發現PM10多的時候,就噴水降塵;PM2.5高時,就噴消毒劑;PM1高時,還噴益生菌或者精油。

  豬喝的水,是用臭氧消毒了的。豬糞和胎衣等固體污染物,有單獨的發酵罐,先進行干濕分離,出罐后15天生物發酵后,外表像奶粉,其實已經是可以掙錢的有機肥了。這樣一來,養豬的又多了一道賣肥料的收入了。

  這是新希望在夏津多個新竣工養豬場里,豬糞就是在這些密閉的發酵罐里變成奶粉樣的肥料的。

  新希望六和在萊西投資的養豬場,最外一層圍墻都有3米高,建這么高,防老鼠防飛蟲防粉塵最實用。豬場內圍墻套圍墻,不同功能區有獨立和圍墻和消毒通道。場外員工進入生產區,比醫生進手術室更嚴格,至少需要72小時消毒隔離,還要洗澡換衣服,每進一道門都有專門消洗通道,豬舍入口均采用雙開門設計。這樣的安全防控也升級到飼料廠,進飼料廠也要洗澡換衣服。

  新希望六和還花300萬元為每個豬場都建立了專門的洗車中心,這些洗車點都被移到了離豬場3公里外的地方,洗車消毒烘干一步都不能少,之后再檢測,沒有問題后再拉豬。

  自然,拉豬車也要升級。傳統拉豬車是這樣的——

  現在的拉豬車是這樣的——

  拉豬車上還有自然通風系統,加熱系統,能噴水降溫,能投食,帶淋浴,能飲水。

  中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后,新希望六和第一時間學習了法國合作伙伴的防控經驗,對豬場設計了四級防控一共108個防控點,豬場安裝了攝像頭。新希望一個豬場全場累計安裝1236個遠程攝像頭,位于出入口的攝像頭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

  “抓落實”背后,意味著高昂投入。

  新希望和國內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建立動物保護實驗室,用信息化防控。2013年和青島蔚藍生物建立動保實驗室,投資2000萬;2014年1月,和青島農業大學建立動保實驗室,投資1億元。這些實驗室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定期發布區域內疫病最新流行趨勢,提供防控方案,進行實行疫情預警與跟蹤。目前新希望已經在全國建了77個實驗室,檢測儀最快兩個小時出結果。

  互聯網企業養豬喊了好幾年了,關鍵時刻能打能抗的,可不是一些互聯網公司搞的“豬臉識別”,而是環環相套,真正落實到位,連一只蚊子都飛不進去的的安全防控措施。一個環節做不好,全盤皆輸。

  萊陽養豬投資40億,以后,養豬就是大企業的事了

  2016年,世界養豬第一大縣美國杜普林因為不斷擴大養豬規模,對環境造成極大影響,被當地居民告到了法院。杜普林縣的豬場最大存欄高達200萬頭,而杜普林現有人口5萬,這意味著這個美國第一養豬大縣若處在最高存欄區,豬的數量是人口數量的40倍。

  美國現在每年出欄1.3億頭豬,每天產出的大量豬糞怎么處理?美國養豬場地板采取全漏縫或半漏縫地板(如下圖),糞便經踩踏后自動漏進下面的集糞坑中,半年集中清理一次。

  我國每年產生近38億噸的畜禽糞污,如果不加以利用,會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近幾年,中國因環境問題關閉的養豬場占到整個養豬場的一半以上。

  一套污水處理系統平均在6-8萬左右,一輛專用運豬車在20萬—30萬左右,包括豬場環境治理、疫病防治等,綜合算下來,如今養100頭豬需要投入30萬元,這可不是一般散戶能承受的了。環保、疫情、行情、產業變革,對養豬行業進行了一輪輪洗牌。

  新希望位于山東陽谷張秋鎮曹堤口村的養豬場,周圍種的全是成片楸樹,養豬場每天產生的液體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灌溉用水標準,正好用于澆灌豬場周圍這10萬棵喜水肥的楸樹。新希望在夏津的養豬場,種著10萬棵毛白楊,搞循環經濟。企業不光賣豬,還買肥料,賣林木。

  這場變革引發的影響,不光是農村房前屋后見不著豬圈,聽不見雞叫豬叫了,這意味著,以后養豬就是大企業的事了。

  10月16日,劉永好在全球食品安全倡議中國主題日說,非洲豬瘟重創了中國傳統的以中小養殖戶為主的養殖體系。同時,中國巨大市場也催生了規模化、現代化并具有先進防疫和監測技術的高標準養殖體系。

  養豬管理公司來了,全球最大豬企來了!

  這場產業重構引發養豬界一場大干快上。在豬肉消費占全球近一半的中國市場進行的這場大洗牌,動不動上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美國杜普蘭縣的產能。

  9月29日,新希望六和總投資約40億在萊西建的養豬項目開工,這個項目年出欄200萬頭,光飼料就需要60萬噸,相當于重金砸出一個“中國的杜普林縣”。

  12月4日,新希望發公告稱,擬投資超89億元要建9個養豬項目,按照在山東夏津探索的“聚落式”模式來養殖,預計可新增出欄686.5萬頭豬。新希望的目標是2022年達到年出欄2500萬頭目標,相當于再造一個溫氏股份!這個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大的飼料界老大轉型養豬,畫風和原來截然不同,萊西建的這個項目還要發展成產業旅游,要吸引人來觀光。

  這是新希望萊西項目河頭店鎮嵐子村育肥場鳥瞰圖,一派田園風光。

  現在養豬的不叫養豬企業了,而是成了“養豬管理公司”。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首先,這些養豬管理公司是一個資本運營公司,從新希望最近一年動作看出,養豬正在成為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第二,這些養豬公司是一個賦能平臺,輸出各種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安全防疫能力;第三,它們都科技公司,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所有的養豬流程都被信息化武裝;最后,金字塔底層是分散在全國的家庭農場。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息是,11月6日進博會期間,中糧集團宣布2020年從丹麥皇冠集團進口1億美元豬肉,這個消息當即導致美國芝加哥瘦肉豬期貨當天下滑逾3%。

  在皇冠集團,大部分體力活已經被機器取代。

  這家全球最大豬企在2018年5月已通過阿里巴巴進入中國,讓國人見識了全球最先進養豬理念。這家豬企成立133年只探索一件事,怎么才能出產高品質豬肉,為此在藥品使用,運輸等環節制定了100多項要求。它還有很多讓中國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規矩:所有豬農必須有專業學位,并且要學管理和哲學;豬飼料人也能吃,因為不添加任何生產激素;每頭豬有2平方米運動空間,跑累了臟了有自動化洗澡設備,做到勤洗澡;在被宰殺前豬要聽音樂、洗澡,進入二氧化碳室,在感受不到痛苦情況下結束一生。皇冠集團認為,這不光是出于人道主義,更是為了追求高品質豬肉,豬只有在身心放松下被屠宰才不會分泌應激激素,肉質會更好。作為養豬大國,丹麥專門為豬的福利進行了立法。

  在皇冠集團,豬的幸福指數很高。

  2018年3月,皇冠集團在浙江平湖投資建設的工廠已正式開工。

  中國養豬企業怎么辦?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浪淘沙式的升級迭代中,山東養豬界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

  (注:2019山東企業100強營收、利潤,實際指2018年度企業發生的營收、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