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山東省委網信辦共同推出的“這就是山東·最美是山‘冬’”全省聯動融媒直播。
在孟子故里,濟寧鄒城舉辦了隆重的冬至祭孟大典,社會各界人士800多人齊聚孟廟,參與此次活動。冬至祭孟活動既不同于家祭,又有別于公祭,而是以民間祭祀孟子的形式進行,以此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再現2300多年前
冬至祭孟大典原狀
12月22日上午 8點40分,孟廟欞星門外,自發前來參加祭孟大典的市民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據《四庫全書》記載,古代孟廟每年春、秋兩次“丁祭”和忌辰祭祀,以忌辰祭最為隆重。春、秋兩次“丁祭”為家祭與官祭,冬至祭孟屬于民間祭祀。每逢孟子忌日,周邊百姓、鄉賢、私塾先生都會自發前來祭祀孟子。
9點十分,隨著一聲“啟扉”,孟廟的欞星門緩緩打開,在禮樂團原創的《祭祀行進曲》中,引導官以及佾舞生引導下,三獻官身著宋制祭祀古裝,沿著神道亦步亦趨進入鄒國公孟子享殿院內。
冬至是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氣,也是孟子逝世的日子。據《孟氏宗譜》記載,公元前289年孟子壽終。孟子故里鄉親們非常悲痛,于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選擇在這一天素齋并隆重祭祀孟子。久而久之形成了鄒城延續至今、獨具特色的“冬至廢禮”習俗。

“世道興衰,陰陽損益……道統一脈,傳薪遞炬。”孟氏后裔高聲誦讀祝文,頌揚亞圣孟子功德,追思孟子對中國和世界文化做出的杰出貢獻,表達后人的崇敬懷念之情。
據了解,祭孟大典是專為祭祀孟子而還原的大型禮樂章程,屬于“周禮”中的吉禮,集樂、歌、舞、禮于一體,再現2300多年前冬至祭孟大典原狀。
舉行祭祀儀式之前,明確要求祭祀人員遵照禮制素食忌酒。活動結束時,參加祭祀活動的人每人分得一塊胙肉,以示敬意。這些做法,是對祭孟活動的一種創新傳承,具有傳承歷史、繼往開來的意義。
尊重古代禮儀
關注當下需求

鄒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任米懷志是本次冬至祭孟大典組織者,他志在系統恢復傳統儒家禮儀,2014年在恢復推出成人禮、鄉射禮等儒家禮儀及孟母教子傳統劇目的基礎上,米懷志組織鄒城本地的文化學者和一批文化愛好者,經過系統的研究挖掘和排演,將冬至祭孟大典重新推出。
“之所以要做這件事情,其實是社會的整體需要,而且每年參加的祭祀的群眾代表都不一樣,有從祖國各地趕來的,也有從海外趕來的,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使命。”米懷志說,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具象化的儀式感,讓人們記住這個人,也記住孟子的故鄉鄒城,這也映襯了今年祭孟大典的口號“緬懷一個人,溫暖一座城”。
米懷志說,孟子對于大家來說都已經很熟悉了,孟子詩篇里的很多話放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回味。比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這種大丈夫的性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正是老百姓能夠記住他、緬懷他、學習他、敬仰他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本次祭孟大典按照宋代《政和五禮新儀》中的記載呈現的,在傳統禮儀恢復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創新,同時也體現了孟子“繼往開來”的思想。這樣做,一方面要尊古儀、尊禮序,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當下的需求。
本次祭孟大典除了邀請孟子合唱團外,還有鄒魯少兒禮樂團,“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們看得到、聽得到、觸摸得到、感覺得到。”米懷志說,儀式結束之后,還會給每個孩子發一本有關孟子生平的小冊子帶回家,給孩子們一種儀式感和體驗感,也把孟子的思想精華,一代代傳承下去。
本次的“這就是山東·最美是山‘冬’”全省聯動融媒直播除了煙臺地區,還有鄒城己亥年祭孟大典、日照東夷小鎮、青島高大上的七星級酒店、濰坊楊家埠風箏花燈、夜游歐樂堡等,千萬別錯過!
這就是山東的獨特美景,最美的山東冬至,歡迎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