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即墨區通濟新區選取美麗鄉村邢家嶺村和柘車河村率先實行垃圾分類,在形成切實可行的樣板和經驗后,持續推廣至轄區其他村莊,截至201911月底,23個村莊垃圾分類設施已完善,提前完成了2020年實現轄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村莊覆蓋率達100%的目標。

 

  1224,即墨區通濟新區邢家嶺村黨支部書記邢方國來到村民邢滔家中發放《宣導手冊》,并耐心為在座村民講解垃圾分類常識。201910月,通濟新區選取美麗鄉村邢家嶺村和柘車河村率先實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宣傳戰”全面打響。目前,已印制垃圾分類《宣導手冊》1萬余份并發放到戶,建立71個垃圾分類宣傳亭。“根據我們村莊實際,對村莊原有網格進一步完善,建立了垃圾分類網格體系。”邢方國介紹,網格員作為第一直接負責人,轄區內出現垃圾,第一時間就要清理打掃。  

  走進即墨區通濟新區柘車河村,只見道路干凈整潔,街頭的垃圾桶有序的排列著,垃圾分類的宣傳欄格外醒目。作為通濟新區打造垃圾分類的示范村莊,邢家嶺村和柘車河村垃圾分類目前已經作為樣板在轄區其他村莊推廣。此外,新區管委還對村莊實行實績考核制度,制定《通濟新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考核標準》、成立考核小組,根據村莊提報的工作實績結合考核組實地檢查情況,按照《考核標準》對村莊打分排名并通報考評結果,同時建立多層級臺賬管理制度,實行領導小組、社區黨委、村級、網格四級臺賬管理制度,每級指定專人負責及時歸檔,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總結素材和經驗。

  即墨區通濟新區環衛辦負責人王波介紹,截至201911月底,參照村莊戶數等實情,10000個干濕二分類垃圾桶、71個垃圾分類宣傳亭、90組四分類垃圾桶、150個煤灰專用桶、34個垃圾回收三輪車都已配置到位,提前完成了2020年實現轄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村莊覆蓋率達100%的目標,12月底,9個垃圾分揀站也將陸續建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