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6月起,在煙臺下轄某市一處山間廢棄采石場,芝罘公安禁毒民警經近10個月深入、巧妙、艱苦的偵訪,成功端掉以孫某為首的3人制毒窩點,現場繳獲冰毒5.6公斤。此案是煙臺公安禁毒史上繳獲成品冰毒“最大量”案件、芝罘公安偵破的首起制毒案件。

  2018年6月,禁毒民警在工作中獲取一條案件線索——家住芝罘區的初某有販賣毒品犯罪嫌疑。

  隨著對案件抽絲剝繭,與初某交織不斷的孫某浮出水面:初某的毒品皆來自于孫某!然而問題也接踵而至:孫某并無涉毒案底,更大范圍的調查也未發現其有毒源上線……沒有上線毒品從哪里取得?而且還是“長流水”?

  “缺少一條完整的販毒鏈,干了十幾年的禁毒工作,還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張警官如是說。

  為揭開毒品來源之謎,專案組決定暫不驚動初某、孫某,放長線釣大魚,加大了布控力度。

  后續偵查同樣令人費解:2018年6月16日,孫某在化工路某商店采購了一批玻璃器皿;2018年6月23日,他在牟平、福山等地四處打聽鹽酸和硫酸價格;之后又相繼購買了兩套防護服和防毒面具。并且一段時間以來,孫某多出現在煙臺下轄某市一處廢棄采石場的兩間板房里。

  孫某系芝罘區人,拋開城里的“溫柔鄉”反而選擇偏僻的“石頭窩”為何?沒有職業,他購進玻璃器皿以及防毒面具等,又出于什么目的?

  民警集思廣益,“難不成孫某是躲進山里造毒品?”此推斷一出眾人眼前一亮——毒販游走于鄉間、毒品來源查無上線以及購置防毒裝備等種種疑惑隨之不解自開。而采石場位置隱蔽、附近有河流、電源也完全滿足作案條件。

  這起“制毒”案件是芝罘公安禁毒史上首例,分局黨委指出:打贏這場禁毒戰的關鍵是取得制毒犯罪的確鑿證據!該案遂成為公安部掛牌案件,在省、市兩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迅速推開。

  孫某的“毒工廠”地處荒山,進出只有一條土路,前有惡犬把門且裝有監控探頭。嫌疑人已足夠狡猾,貿然出擊極易打草驚蛇,稍有疏忽將會前功盡棄。為了摸清孫某“底細”,民警只能喬裝暗伏野外偵查。

  嚴盯死守足足四個月,2018年10月17日夜間10時許,一股嗆人的氣味從板房方向飄來,隨之兩個身穿防護服的男子“踉蹌”跑出。。。。。。民警斷定,孫某等人在此加工冰毒無疑!而以上“怪象”也說明,目前,孫某的制毒“工藝”并不精,這與之前賣出冰毒“成色差”的特點相吻合。

  “唯有拿到一手‘成品’冰毒才能徹底打掉這個制販毒團伙!”禁毒大隊領導一再強調并為民警鼓勁打氣。為獲取現行證據,潛伏偵查一直持續到2019年4月23日。

  當日凌晨1時,盯守初某的一組民警傳來消息:久呆山里的孫某出現在初某家中,早晨7時,兩名涉毒慣犯登門找過初某。。。。。。這極可能在進行著一場毒品交易!民警果斷出擊,初某、張某、于某落網。首戰告捷,當場繳獲冰毒70余克,也就此確認孫某已經加工出“成品”冰毒的準確信息。

  收網時機已經成熟!當天下午2時許,10余名民警撲向采石場包圍了孫某的“毒工廠”。板房內烏煙瘴氣、怪味刺鼻,孫某等正忙于制作冰毒。為防嫌疑人毀滅證據,民警不顧毒品危險以及孫某等拼力掙扎,子彈上膛將孫某等三人一舉拿下!當場繳獲成品冰毒5.6公斤,制毒工具一批,制毒原材料250余公斤。

  張警官介紹,嫌疑人孫某畢業于省內某師范大學體育專業,說來也是個“人才”,為了制毒煞費苦心,潛心研究制毒“秘籍”,光心得筆記就寫了十幾本。在制毒期間,有幾次被“毒氣”熏倒險些喪命。

  日前,該案件最后一名涉嫌非法買賣制毒物品嫌疑人王某被依法刑事拘留,至此,涉案的13人已全部到案,這起煙臺公安禁毒史上繳獲成品冰毒數量最大和芝罘公安偵破的首起制毒案件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