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記者從煙臺交警支隊獲悉,近兩個月來,煙臺交警在加強和提升渣土車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監管方面,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統籌部門協作,大打綜合治理“組合拳”,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果。2019年11、12月期間,共查處渣土車超載2820起,違反禁令標志1130起、“撒漏”48起、非法改型670起、涉牌涉證78起。

  據介紹,為強化綜合治理成效,早在2017年,交警支隊就聯合城管、住建部門下發了《關于推行城市建筑垃圾密閉運輸管理的通知》,劃定渣土車通行區域,嚴格核發貨運車輛市區臨時通行證,推進車輛密閉化改裝。目前市區渣土運輸車密閉化改造率達100%。為提升渣土車違法違規成本,2019年以來又聯合市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門發布加強渣土運輸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通告,推動建立渣土運輸行業的準入制度和監管機制。由住建部門負責加強建筑工地的源頭監管,在工程運輸車駛出建筑工地前,對車輛的處置許可、密閉措施,以及是否存在超載、涉牌涉證、非法改型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檢查,一律不允許“帶病”車輛進出工地從事渣土運輸;由城管部門加大運輸撒漏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公安交警強化路面管理,對渣土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查重處。同時,嚴把問責關,對交通安全責任不落實,交通違法多發、交通事故頻發的重點企業,公安交警、城管停辦道路通行證和渣土運輸證,住建部門責令停運整頓。2019年11月份以來,交警支隊聯合住建部門對市區24處在建工地渣土運輸量、運輸車數量、運輸時間,以及渣土運輸“七統一”情況進行排查核實,整改隱患車輛40余輛。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全市各交警大隊對轄區渣土運輸企業逐個單位、逐個工地、逐輛貨車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排查車輛是否存在非法改裝,是否符合“七統一”行業準入標準,排查情況建立檔案、登記入冊,對于排查出的隱患制定整改措施,責令限期整改。深入62處大型工地、73家重點運輸企業進行摸排走訪,登記渣土運輸車3568輛,簽訂規范管理承諾書200余份。組織開展貨運企業違法大會戰,對貨車超載兩次以上違法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對78家企業負責人開出5000元大額罰單。定期導出所屬違法車輛數量前30名企業,通過對外宣傳曝光、下發整改通知書等方式,推動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期間,以市交安委名義組織公安、交通、應急管理等部門,聯合約談全市200余家重點運輸企業。

  據介紹,為精準打擊,交警支隊組建10名研判長、20名研判專員、101名兼職研判員的專門隊伍,綜合運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千方重卡管控平臺、重點要素管控平臺和高速公路精準管控平臺四大平臺,通過“車型識別、時空分析、衛星定位”等功能,對全市22條國省道渣土車超載違法時空分布規律進行分析,從過車數據中快速甄別涉嫌超載的問題貨車,并通過音視頻融合通信一體化指揮平臺,“一鍵式”推送至執勤民警開展攔截查處,治超工作由過去“大海撈針式”盲目打擊向“情報驅動式”精準打擊轉變,出警速度提升30%。目前已推送情報???2期、嫌疑超載違法3120起。針對204國道渣土車違法較多的現狀,推動沿線各中隊“合則成拳、分則成網”,努力實現“信息共享、協作共贏、機制共建、平安共創”的工作目標。運行2個月來,全市貨車超載查處量同比上升230%。

  交警成立了執法行動隊,與其他警種緊密配合,充分發揮機動靈活的特點,圍繞渣土車嚴重違法、公路貨車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突出的重點區域開展專項清理;與住建、城管、環保等有關部門組建聯合執法隊伍,每月確定6個聯合執法統一行動日,采取設置固定檢查站、流動執法等方式,加強執法檢查,形成“一車違法、多方懲處”的整治合力。加強204國道、210、802省道及農村路段的交通秩序管控,最大限度地將警力擺在路面上,2019年11、12月共組織開展聯合執法18次、專項行動10次,期間,共查處渣土車超載2820起,違反禁令標志1130起、“撒漏”48起、非法改型670起、涉牌涉證78起。

  據了解,下一步,交警支隊將深入推進渣土運輸車輛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嚴格落實各項交通管理措施,嚴查重點違法,形成嚴管高壓態勢,有效遏制渣土車違法運輸帶來的揚塵污染問題和交通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