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為地處黃河入海口的山東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

  在今年山東省政府的工作報告中(下稱“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全面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格局。

  一方面是發展,另一方面是保護,山東黃河經濟帶也面臨著機遇和糾結。

  大濟南經濟圈呼之欲出

  從濟南歷城區的大橋鎮,沿著國道220縣向東一直到濟南市濟陽區城區,路兩邊的建筑已經基本被推倒。放眼望去,視野很開闊。這里就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區的先行試驗地。這塊地面積大約有450平方公里。

  “五個先行”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試驗區的理念:思想觀念先行,建設理念先進的引領之區;深化改革先行,建設體制靈活的活力之區;創新發展先行,建設人才向往的智慧之區;產業發展先行,建設產業高端的前衛之區;交通支撐先行,建設四通八達的開放之區。

  擁河發展是濟南市將來的發展方向。此前濟南城區基本上在黃河以南,由于受到南部山區的阻礙,基本上沿著東西發展擴展,從而成為了一個“油條狀”,東西長上百公里,南北的主城區10多公里。跨越黃河,將黃河成為濟南的“城中河”現在已經具備了端倪。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試驗區,就是連接黃河南北的重要措施。僅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來說,濟南的黃河兩岸將形成“十二橋一隧”的格局。

  山東省政府提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更是增強了濟南發展的信心。上述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未將支持濟南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列入其中,只是說,提高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島建國家中心城市。

  現在的濟南可以說志向滿滿。去年年中,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就公開對媒體表示,濟南的優勢在于“三個萬”,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人口突破一千萬,GDP向一萬億元邁進。

  “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蓖踔伊忠敏斞赶壬倪@句話闡釋濟南的區位等優勢。在王忠林看來,濟南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環渤海經濟圈,西通中原經濟區,是多個戰略經濟區交會點。

  近日,濟南市發布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2年,濟南城市能級要大幅提升,輻射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顯著提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初步形成以濟南為核心的黃河下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

  濟南,將不再是一個“被忽略”的城市。

  沿黃河發展,魯西要崛起

  對山東來說,沿黃發展更重要的是環境的修復和保護。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周連華日前表示,按照國家戰略,山東省已組織力量編制了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方案初稿,并研究提出了懇請納入國家規劃綱要的重大政策事項,梳理確定了打造黃河流域生態建設先行區等114項重大事項和工程。

  在去年年底,云南招到了重大投資項目,這就是云南綠色鋁創新產業園暨200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這個項目由魏橋創業集團領建,引入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進行鋁全產業鏈布局,利用云南綠色能源及區位、開放優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綠色鋁工業基地,進一步提升中國鋁工業清潔生產水平。這一項目,正是從濱州轉移出去的。

  魏橋鋁業的“出走”,除了原料供應及能源供應方面在云南具有優勢之外,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是環保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日前表示,魏橋鋁業產能的轉移,是濱州用好“加減乘除”,尋求多重目標動態平衡的現實之策。魏橋集團往云南轉移產能的同時,在濱州布局200萬噸再生鋁生產項目,僅此一項,濱州煤炭消費量就可以壓減1000萬噸,騰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環境容量。建議支持濱州建設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

  濱州經歷著“陣痛”,山東也同樣如此。21日,山東省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省2018年GDP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除了統計數據更加科學,另外的重要因素就是山東面臨著“騰籠換鳥”的陣痛。他表示,近年來,山東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推動鋼鐵、煤炭、焦化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關停了一批“散亂污”企業。

  佘春明表示,動能轉換需要形成壓舊上新、壓小上大、壓低上高、壓散上整的長效機制。這對山東沿黃城市的發展既有壓力,也是機遇。

  濟南市正在面向產業的高端。其提出,將建設智能制造產業集聚高地,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率先打造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高地;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數控機床基地、軌道交通裝備基地,推進集成電路納入全國戰略布局,建設北方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同時,濟南市將打造數字經濟先鋒城市。規劃建設“中國算谷、智慧名城”,實施“數聚泉城”工程,創建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另外,位于山東西南部的菏澤向來是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而菏澤的區域位置又十分重要。山東要沿黃發展,菏澤是一個躲不過去的一個“坎兒”。上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更大力度推進突破菏澤,加快魯西崛起。”

  要突破菏澤,除了山東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山東與沿黃?。▍^)的交流合作,重點在魯豫兩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市群融合、邊界地區合作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促進濟南都市圈和鄭州都市圈融合一體發展,打造黃河下游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做出山東貢獻。

(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