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努力讓自己微笑著,但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鉆進車里,放下車窗,說不出話,使勁向我親愛的戰友們揮手告別,在一片加油聲中離開了我的醫院,我的城市,奔赴新的戰場!” 日前,我市8名醫護人員肩負神圣使命,逆向沖赴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成為醫院第一批赴武漢醫療隊隊員。這其中就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簡稱山一大二附院)5名醫護人員,分別是重癥醫學科岳茂奎、李成龍、尚振,神經內科劉春蕾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宋爭昌。
在最泰安全媒體發布的“出征”視頻中,眼含熱淚與同事握手揮別的岳茂奎醫生深深觸動了眾多泰城市民的心。28日,岳茂奎通過微信發布了一題為“黃岡日記之啟程”的前方來信,詳細介紹了他如何做前期準備以及為何會眼含熱淚。
黃岡日記之啟程
危急總是讓人猝不及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后簡稱新冠)從開始出現到明確病原,到迅速傳播,疫情變換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我是一名長年從事危重病患者救治的臨床醫生,每年都要接診一些因病毒性肺炎導致呼吸衰竭的重癥患者,因為見的多了,所以在疫情之初,一直覺得從網絡上得到信息來看,應該在可控范圍之內,但事實并非如此。 臘月二十九,看到那些不斷更新的數字,我覺得,應該做些什么了!我給院長發了信息,表示如果需要,我愿意承擔重癥病人的救治任務! 大年三十,我照例值班24小時,從接班開始,查房、改醫囑、和家屬談話、會診,還在呼吸科成功搶救了一個呼吸心跳驟停的病人,當我剛忙完要休息一會的時候,就接到醫院的電話,我是第一批援助人員,隨時準備出發! 沒想到這么快,雖然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由我帶隊,我們共有五個人趕赴湖北。一下子感覺肩頭的責任很沉重。朋友圈有關疫情的信息滿天飛,分不清真假,還有越來越惡化的趨勢。根據目前所獲得的信息,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但重癥病人是比SARS相對少,而且以老年人和既往有基礎病的病人居多,這個特點與這幾年我們成功救治的重癥肺炎類似,但是具體治療效果會怎樣,未接觸到新冠肺炎重癥病人之前,無法定論。再就是工作環境、防護措施、飲食起居等等,均需要做最艱苦的打算。 大年初一,下夜班后剛睡了不到一小時,就接到通知下午出發,快速收拾完東西,準備出發了,六歲的女兒抱著我不松手,她很懂事,流著淚著說:“爸爸,能不去嗎?電視上說了,病毒太可怕了,穿上工作服4個小時就撐不住了。。。。。。”
到了醫院,到處都是關懷目光和鼓勵的語言,院領導、醫務處、護理部、院感、后勤,一遍一遍的給我們講注意事項及防護措施,有長輩對晚輩苦口婆心的叮囑,有兄弟姊妹濃濃的手足之情! 當我們下樓走到停車場時,我還是被眼前的情景深深的感動了,很多人在寒風里等著我們,有的捧著鮮花,有的使勁揮著手,有的抹著眼淚,一個個平時朝夕相處的面孔,讓我感到如此的親切,握手、擁抱、拍著肩膀,耳邊全是鼓勵和不舍的話語,大家眼圈都紅了。 我努力讓自己微笑著,但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鉆進車里,放下車窗,說不出話,使勁向我親愛的戰友們揮手告別,在一片加油聲中離開了我的醫院,我的城市,奔赴新的戰場!
(泰山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