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特種兵、敢死隊,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敢于犧牲、人員精干、訓練有素、戰斗力強這些詞語。在濱州戰“疫”阻擊戰里,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技術、堅韌的耐力、敢于犧牲的精神奔赴在戰“疫”主戰場上,他們就是濱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的勇士。

  
采集咽拭子需要穿上隔離衣、防護服、戴上N95 1860口罩、護目鏡,再套上鞋套和兩層醫用手套,每次取樣工作完成時,他們的衣服全部濕透了,像剛蒸過桑拿一樣。
咽拭子采樣、送檢,是排除疑似病例的重要環節,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戰斗前沿陣地。
對于每一個疑似病例,采樣組的工作人員都需在第一時間進行標本采集并送至實驗室檢測,然而這項工作,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危險。采樣的過程需要和被采樣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每一個被采集人張嘴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工作人員造成傳染。

  
用壓舌板壓住舌頭,將長長的取樣棉棒探入深喉部,這個動作容易引起被采樣人的不適,繼而干嘔、咳嗽、甚至嘔吐,由此產生的飛沫、污物就會直接噴濺到工作人員的護目鏡或者身體上。
即便是沒有產生上述不良反應,因為相隔不到半米,被取樣人的呼吸也會把攜帶病毒的氣凝膠粘附在取樣者的身上。

  
采集到的所有的疑似樣品,他們都嚴格遵循“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標記、包裝、運輸流程,由專人專車運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
細細觀察,為了盡量減少說話時產生的霧氣凝結在護目鏡上,工作中,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語言交流,一個簡單的手勢就會使戰友心領神會,那近乎完美的無聲動作配合,真可謂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在9名勇士中,雖然只有2名共產黨員,1名預備黨員,但鮮紅的黨旗、金色的黨徽卻時刻裝在每個人的心中。

  
幾個小時的緊張工作結束,他們又接到了新的命令,緊急趕往下一個采集點。外面,春光明媚、春風拂面,草木已泛出嫩黃色,春天的腳步近了,迎春花兒就要開了。人們說,等到花兒都開了的時候,戰“疫”就勝利了,人們將回歸往日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當前,他們依然要為了這些美好的向往去迎接新的戰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李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