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3月10日,我作為農民工返濟專列隨車工作組成員之一,赴重慶接運農民工復產復工。

  早上5點多起床,不到7點,提前到達濟南火車站。

  這次專列的編組是K4015(濟南-重慶西)。之前濟南到重慶西的快車編號是K15,在鐵路12306查詢已經停運,無疑是受疫情影響。K15快速列車隸屬于濟南鐵路局,停靠25個站點,運行總時間為27小時29分鐘。我們這次專列的編號是K4015,我百度了一下,并無該趟列車,應該是臨時編組。返回時車次為K4016(重慶西-濟南),也是臨時編組,單程運行時間為26個小時。3月10日早7:40發車,如果不晚點,3月12日15:22返回。能不間斷參與到抗擊新冠肺炎這樣重大的事件中,且歷時三天兩夜隨專列跨省工作,也是一件值得銘記的事情。

  這次隨車人員政府部門14人,企業12人,10個建筑企業接回498人。7點左右,隨車人員陸陸續續到了濟南火車站廣場,不少企業都帶了接人的牌子和橫幅,趁還有時間,大家以“濟南站”這幾個字為背景紛紛留影紀念。

  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各地企業紛紛按下復工鍵。為了讓外地員工盡快返崗復工,政府和企業忙著包車、包機、包專列,上演了一出“穿越半個中國來接你”的“搶人大戰”。南方城市更是先聲奪人,比如義烏市政府下達了嚴格的復工要求,市領導強硬表示:24小時在線接收企業復工申請,就是半夜12點的申請也要辦好。符合條件?秒過;買不到口罩?政府專人聯系采辦;對方省份不放人?政府出面協調;員工自行返回義烏?路費報銷;企業招到新員工?每人補貼1000元……優秀的城市、經濟發達的城市,都在絞盡腦汁引入人口,恢復企業生產力,而面對隨復工而來的疫情不確定性,有些城市也在想,等一等吧,等疫情警報解除再復工吧,高下之分立見分曉。

  實話實說,山東復產復工措施也十分硬核,春節過后截至2月21日,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開工占總數的86%,在31個省市區居首位;濟南春節后開工率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產率均居全省首位。

  作為政府部門的一員,我對此深有體會。我從正月初三上班以來,發出的新聞稿最多的就是復工復產,上上下下對復工復產的重視程度都前所未有。

  本次開行農民工專列,政府買單,農民工一分錢都不用花,防疫措施也十分到位,體現了政府對復工復產的高度重視。

  因為疫情影響,鐵路很多車次都停運了,列車長告訴我們,這趟列車在歷城站已經停了一個多月,昨天被緊急拖出,執行此次專列任務。疫情防控期間,要“包火車”跨越四省市(重慶市、四川省、河南省、江蘇省)接近500人來復工,其中安全、飲食、交通等各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比如專列從河南南陽進入湖北境內之后,就將全程封閉運行,不再停車,也不再補水,要求我們節約用水。返程期間,我們將和企業按照“集中統一、有序組織、規模出行、全程管控”的原則,做好行前、路中、抵達到崗等各環節的服務和把控,堅決實現疫情防控與返崗復工“兩不誤”。

  專列出發,目標重慶,一路向西。列車外,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正所謂,疫情面前有保障,返崗路上有春風。一趟務工專列,讓企業復工迎來美好春天,我們也堅信,把工作抓細抓實抓緊,定能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迎來經濟蓬勃發展的春天。(作者:關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