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維護企業家合法權益: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
3月18日,山東省檢察院召開視頻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檢察機關統籌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截至3月16日,濟南市檢察機關已提前介入20件29人,批捕3件5人,起訴3件3人,其中濟南市萊蕪區院提起公訴的鄧某某妨害公務案,為全省第一起涉疫情妨害公務案,被最高檢評為全國典型案例。
濟南將繼續抓好涉民營企業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依法提前介入,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全力維護民營企業及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用心抓好涉疫情案件辦理,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據濟南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守強介紹,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濟南市檢察機關注重利用遠程提審等信息化方式辦案,充分發揮24小時預約一體化律師接待智能平臺作用,兩級院遠程提審57次、處理網絡信訪和電話400余件、律師網絡閱卷87人次,確保了疫情防控和檢察業務同步有序開展。
據介紹,截至3月16日,濟南已提前介入20件29人,批捕3件5人,起訴3件3人,其中濟南市萊蕪區院提起公訴的鄧某某妨害公務案,為全省第一起涉疫情妨害公務案,被最高檢評為全國典型案例。
“在辦理該案過程中,我們嚴格依法辦案,在案發當日收到公安機關案情通報后便及時介入,了解案情和證據,建議看守所在疫情防控期間對鄧某某進行隔離、單獨關押。在一周時間內,檢察官加班加點認真審查案件,對鄧某某依法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并提起公訴,法院以妨害公務罪判處鄧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張守強介紹。
另外,全面加強對監獄、看守所、強制醫療所的檢察監督,建立完善疫情通報和快速反應機制,利用電話、檢獄視頻協同辦案平臺、暗訪等形式,對8所監獄、8個看守所、1個強制醫療所監督檢察50余次。針對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環節,及時發出25件檢察建議督促予以糾正。
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依托“檢察護航APP”平臺向8700多家民營企業推介涉疫情各類法律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各基層院也相繼出臺相關服務措施,比如,歷下區院向企業贈送《服務企業“抗疫”生產經營法律政策指引100問》,歷城區院開展主題為“檢察云戰疫,復工云助力”的網絡直播,高新區院推出服務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法律風險防范系列建議等等,通過多項舉措,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法律服務。
張守強介紹說,濟南持續改進司法辦案理念,強化平等保護、寬容謙抑的理念,既嚴厲打擊各類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犯罪,又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繼續抓好涉民營企業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依法提前介入,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就提出適用緩刑建議,全力維護民營企業及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用心抓好下沉社區服務工作,在疫情一線展現檢察擔當。目前已經選派六批干警130人次,成立15個工作組,下沉到15個社區開展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省委萬名干部“四進”工作要求,選派10名干警,組建2個工作組,由副局級領導干部帶隊下沉社區,在重大考驗面前展現了檢察擔當。
疫情發生后,濟南市檢察院迅速成立由宋文娟檢察長任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設立綜合協調、疫情處置、案件辦理、監管場所監督檢察、后勤保障、信訪穩定、宣傳引導、下沉社區一線疫情防控指導等8個專項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