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水產經濟下步啥動態?要培植2-3個國家水產品名牌
山東省是漁業大省,漁業資源豐富,漁業已經成為山東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其中水產品質量安全更是事關漁業經濟穩定和群眾的切身利益。30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登載山東省海洋局對山東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第30號建議的答復,發布水產品質量安全的下步工作及山東水產經濟的發展方向。
近幾年水產品藥殘檢出率明顯下降
根據答復,目前山東全省已建成省級漁業標準化基地8個、認定無公害水產品產地178個,無公害水產品養殖面積達210多萬畝,培育省級水產名牌已達25個,其中中國名牌8個。
從近幾年的檢測結果來看,山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呈穩定提升趨勢,藥殘檢出率明顯下降。但在質量管理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由于漁業多為分散式經營,質量安全監管難度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健全,機構、設備和技術手段還不能滿足要求;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的新型替代漁藥和疫苗研發滯后;對魚類產品硝基呋喃代謝物殘留測定尚沒有國家和行業標準;水產養殖用藥使用和管理脫節等,特別是去年發生的“多寶魚”事件,答復寫明,說明山東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任務仍很艱巨。
重點抓海參等10大主導品種養殖
答復提出,下一步,山東省海洋局將從確保消費者食物安全出發,走規?;藴驶?、產業化之路,實現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山東省養殖水產品的質量水平有根本性的提高。
山東將大力發展水產品健康養殖業,加快制訂實施水域灘涂規劃和養殖規劃,依法保護養殖水域灘涂。著力抓好主導品種健康養殖,其中重點抓好海參、對蝦、扇貝、鮑魚、海帶、大菱鲆、牙鲆、梭子蟹、河蟹、烏鱧10大主導品種健康養殖,加快建設健康養殖示范區。
此外,圍繞水產主導品種培育、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搞好重點研究和技術攻關。進一步完善漁業病害防控和科技推廣體系,推進漁業科技入戶工程。
不建監管制度企業 取消無公害產地資格
答復還提出,山東要加強生產全過程特別是養殖投入品的監管,重點規范苗種、餌料和藥品的使用和管理,指導監督苗種場、養殖場全面推行“五項制度、兩項登記”,即建立生產日志、科學用藥、水產品加工企業原料監控、水域環境監控及產品標簽五項制度和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兩項登記。所有無公害產地必須建立上述制度,否則取消資格。
山東省海洋局將積極探索,爭取在建立健全產地環境監測與評價制度、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包裝與標識制度、水產品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質量追溯制度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培植兩到三個國家水產品名牌
下一步,山東將把養殖全過程標準化作為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主攻方向,以全程標準化規范控制水產品質量安全。
制(修)訂完成品種繁育、健康養殖、病害監測、藥物殘留、飼料及添加劑等地方標準或操作規程,使水產品生產、經營各環節有標準可循。
加快漁業標準示范基地建設,積極推行無公害水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水產品的生產、認證,年內新認定無公害水產品產地80個,認證無公害水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水產品100個。
下一步,加快山東名牌水產品的培育和優勢特色水產品的保護和挖掘,爭取培植2-3個國家名牌、15-20個山東省名牌水產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