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生命守護著生命!山東醫療隊戰“疫”72天全記錄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7日訊 這幾天,武漢櫻花正盛,按下暫停鍵的城市,逐步恢復生機。隨著櫻花雨落下,逆行的全國援湖北醫療隊也正在陸續撤離。

  4月6日15:54分、15:57分,航班號SC9002、SC9012的兩架山航包機平穩降落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一位位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綻放著笑臉從機艙依次走出。這也宣示著:山東省援湖北醫療隊1775人圓滿完成戰“疫”任務,返回山東!

  逆行,從一張張請戰書開始。。。。。。

  他們出發時還是寒風料峭的冬日,歸來已是人間四月的初春。

  大年初一出發,援助湖北!接到出征指令后,山東首批援湖北醫療隊迅速集結完畢,星夜趕赴黃岡市疫情防控一線。

  以此為起點,也拉開了山東舉全省之力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的序幕。

  還記得,一封封飽含深情的請戰書像沖鋒的號角,激發起無窮的斗志。。。。。。

  “我不想讓你們采訪”

  “為什么?”

  “我怕被我家人看見。。。。。。”

  還記得,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他們瞞著家人選擇“逆行”的身影。。。。。。

  還記得,出征時他們和親人告別時的不舍,

  卻還是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決絕地走”。。。。。。

  集結,出發;再集結,再出發……過去兩個多月,這樣送行的場景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不斷上演……

  他們也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他們也有牽掛、有不舍,甚至也有害怕。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滕海霞出征時,小女兒還沒有斷奶,她在孩子喊媽媽的陣陣哭聲中,流著淚甩門而去。

  從1月25日至2月20日,不到一個月時間,山東先后派出12批醫療隊、1775名醫療隊員,他們還帶去了呼吸機、ECMO、監護儀等“硬核”醫療設備,全身心投入湖北戰“疫”一線。請戰的信箋、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展現的是醫者仁心與醫者情懷,更是我們山東兒女的擔當。

  72個日日夜夜,用生命守護著生命

  72個日日夜夜,因為他們的努力,無數的生命從死神手中被奪回。

  在這里,麻醉科主治醫師楊紹忠執行了醫療隊首例氣管插管、首例中心靜脈穿刺、首例鼻咽拭子采集等,是醫療隊的“三冠王”。

  在這里,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山東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一起,不到30個小時就開辟出100張床位的隔離病房。1月28日晚就收治了48位患者,第二天晚上病區接近飽和,全是重癥患者。

  在這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為了實現醫療隊醫護人員“零感染”、提高重癥患者治愈率的目標,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項操作,每個病房的設置、分區都進行了實地察看、相互探討商榷,最終制定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感控與護理管理手冊》,“齊魯標準”被推廣應用于新冠肺炎防治臨床一線。

  在這里,有山東醫療隊更是與兄弟醫療隊一起創下重癥救治的“光谷經驗”,受到國家衛健委表揚、總結和推廣。

  在這里,山東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中的齊魯醫院醫療隊就組織編寫出“武漢方言手冊”。這套方言手冊,分為稱呼常用語、生活常用語、醫學常用語和溫馨用語四部分。提出這一想法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隊員郭海鵬說,在臨床工作中,許多病患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他們大多只能用方言交流。醫患交流遇阻讓人分外著急,方言手冊于是應運而生。“在實際工作中,方言手冊確實能夠促進和病人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更好地治療。”

  在這里,為了能讓患者更好地治療康復,山東省第八批援湖北醫療隊為患者們建立了一個漢陽方艙家人群,并將二維碼貼到醫護人員的防護服上,患者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進群,可以和醫護人員交流、溝通。

  在這里,在山東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下,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第一位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在經過7天的中成藥治療后,癥狀緩解,復測咽拭子核酸2次陰性,專家組會診后準予出院。

  山東省第九批援湖北醫療隊在黃岡市浠水縣,醫療隊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指導患者配合中醫導引術,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縮短了治療時間,保證了中醫藥效果能夠充分發揮。在此期間,共救治新冠肺炎病人97例,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重癥救治的“赫赫戰功”,行之有效的“山東經驗”,山東兒女用大義大愛和精湛醫術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

  除了用精湛醫術踐行使命,在這個特殊的“戰場”, 山東醫療隊醫護人員每一天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

  在這里,山東醫療隊“最帥男護士”賣力跳舞鼓勵患者。。。

  在這里,韓倩倩結交了她的忘年交劉爺爺,86歲的劉宗華老人,是一名抗戰英雄,至今,脖子后方仍有子彈留下的疤痕。這位剛來時的“倔老頭”,曾抵觸各種治療,韓倩倩為他手寫了一份呼吸操指導圖,在上面畫了畫,寫上鼓勵的文字,慢慢的,劉宗華老人的心情好了起來,自己給自己打氣,也開始接受各種治療,從一開始的無創呼吸機,到高流量吸氧……

  在這里,來自山大二院的護士長程燕,為了節省防護服,強忍住已經到嘴邊的嘔吐物,生生咽下去兩三回;為節省時間搶救患者,山東第二批醫療隊員周蕾開著紫外線燈穿防護服,被灼傷了眼睛;伴有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每次排便都帶著鮮血,護士一次次為其更換、清洗床單……

  從2月4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治愈出院,到3月1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實現患者“清零”,再到3月29日,山大二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E1-7重癥病區“清零”。

  不論是在黃岡還是武漢,醫療隊員都在盡心竭力,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山東兒女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帶著使命、帶著責任、帶著情懷奔赴疫情防控主戰場,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因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干凈白皙的臉被口罩和護目鏡勒出了血痕;纖細光滑的手指被消毒液、滑石粉侵蝕到布滿裂口;不透氣的防護服讓他們的行動略顯笨拙,被熱氣蒸花的護目鏡也模糊了他們的視線,但是他們辛苦不言苦,危險不懼險,以高尚醫德引領初心,用精湛醫術踐行使命。

  在這里,72天的支援,山東醫療隊不舍晝夜戰斗在“疫”線,踐行了“打勝仗、零感染”的戰前承諾,詮釋了山東人的大義和擔當,用實際行動書寫了魯鄂情深的動人篇章。

  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我們期待相見,但不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見面。我們不想離別,但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又希望離別來得早一點,再早一點。

  面對山東醫療隊啟程離去,武漢人民、湖北人民有著萬千的不舍。他們帶著最高禮遇、最深敬意,夾道送別。

  3月21日,黃岡市民送別山東醫療隊。老百姓送來熱乎乎的雞蛋,還有魚面、酥糖等特產,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在路旁向醫護人員鞠躬致敬,久久不起……

  一位身穿紅色衣服的阿姨,沒有言語,只是不住地向車隊鞠躬。車窗里的醫療隊員發現后,朝著她喊“阿姨,你多保重啊,多保重”她手足無措了一會接著鞠躬,這位阿姨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南1東7的48床的患者,本來特地叮囑過,不用來送別,不用來,她還是自己堅持跑來了。她沒有上前合影,只是用自己“笨拙”的方式,表達對醫療隊員的感恩之情。

  “謝謝,謝謝你,為我們拼命!”聽到大家異口同聲的感謝,看到他們鞠躬作揖的身影,不少醫療隊員都淚濕了眼眶。

  你們來的時候,這里正深陷危難。你們走的時候,這里已春暖花開。有太多太多感謝的話來不及訴說,就化作這深深的一鞠躬,給你們帶去一路平安的祝愿。

  山東醫療隊離開醫院時,最后一位撤離的醫生和當地醫務人員鞠躬告別。

  他們曾驕傲地舉起兩個大字——“清零”。

  他們說,再見,請不要送別,不要厚待,我不是英雄。只想還你山河無恙,家和人安。

  3月18日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而這一天是無數醫護人員同病毒拼殺的結果,此前為治病救人而來,此時完成使命后撤離,這些“為湖北拼過命”的英雄們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生命保衛戰。

  廣大醫務人員奔赴戰場時高呼“等我們出來”,此時他們已經盡己所能、全力以赴守護住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湖北各地人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醫務人員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扯破喉嚨喊出的一聲聲“辛苦”“謝謝”,你到哪里我就送到哪里多送一步就多見一面。。。。。。

  “送給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

  如今,山東馳援湖北醫療隊凱旋,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隊員們結識了新戰友,治愈了萬千患者,也留下了一生的牽掛。

  謝謝你們曾為武漢、為湖北、為我們所有人,拼過命。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亞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