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武漢“封城”,這座千萬人口的城市開始進行自我隔離,街道上除了忙碌的救護車外,幾乎空無一人。兩個多月過去,冬去春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3月25日武漢“重啟”,這座城市也隨之慢慢復蘇,4月8日零時起離漢通道正式打通,穩產和擴大就業成為了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武漢高校畢業生就業也成為當前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那么在這個特殊畢業季,這座百萬大學城畢業生就業形勢呈現什么態勢?中國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從平臺自身數據出發,對武漢2020屆畢業生校園招聘數據進行了整理,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參考。

  疫情穩定后武漢畢業生簡歷投遞量環比增幅首次突破20% 

  隨著武漢凍結了兩個多月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企業開始陸續復工,畢業生個人求職行為也表現的積極活躍,根據梧桐果2月3日-3月30日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從春節后第一周開始一直到第四周武漢畢業生求職行為不積極,簡歷投遞量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是從第5周開始,武漢畢業生人才市場不斷回溫,實現簡歷投遞量環比五連漲;在第9周,畢業生簡歷投遞量環比上漲25.86%,首次突破20%。

  徐飛(化名)是華中科技大學水電與數字化工程學院的一名班長,他說:“疫情發生以來,周圍未找到工作的同學多開始擔憂未來發展。好在學校、學院負責老師做了大量工作,積極搭建線上招聘平臺引導畢業生求職,實行網上簽約,現在同學們對于畢業季有了頭緒,一個個都主動投遞簡歷,正一步步推進各事項,自己現在也已經完成簽約,就等著畢業答辯了,他表示自己有信心順利畢業!”

  春招市場回溫,武漢3月份校招需求位居新一線第7位

  開年這場“抗疫之戰”,對城市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根據梧桐果統計的全國15個新一線城市校園招聘總量按月份分析看, 2月份需求量僅為去年同期的41%;3月份就業市場有所回溫,招聘需求量為去年的64%。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從2020年2月份校園招聘需求數據來看,僅為去年同期的19.28%,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僅排名第12位;隨著3月份武漢清零,很多當地企業釋放大量畢業生崗位,開出有吸引力的薪資,對于國民信心恢復是極大的鼓舞,數據顯示,3月份武漢畢業生招聘需求為去年同期的58.42%,在全國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中環比2月份上升5位,排在第7名。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穩住了“飯碗”,才能凝心聚力,創造奇跡。

  小微企業招聘需求“回血”超三成,助推武漢復工復產

  小微企業崗位需求的復蘇程度,可以作為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一個重要觀察指標,根據梧桐果數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少于50人的企業畢業生需求量環比2月份增幅近5成,50-100人規模的企業畢業生需求量環比增幅為33.18%,少于100人的小微企業成為武漢復工復產的助推器。

  呂帥是武漢一個小微企業的負責人,公司2007年成立,主要從事外貿行業,他說:“近期,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公司接到了大量海外訂單,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公司陷入‘用工荒’。在2月份停滯的校園招聘,現在也全面啟動,我們正在積極參加政府和學校組織的線上招聘會,像英語翻譯、外貿業務員、網站運營專員都是公司急招的崗位,希望可以盡快招攬到優秀畢業生補充戰斗力,以免影響公司業務的開展。”

  雇主品牌大曝光,武漢高科技企業趨于全面復活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別稱“中國光谷”,綜合實力在168個國家高新區中排名第四,實現了從“一束光”到“一座創新城”的發展跨越。它們是光谷的動能,也扛起了武漢復工的大旗。烽火通信、中國信科、長飛光纖、長江存儲、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華大生物等支柱產業的重點企業及其45家產業鏈配套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近幾年,光谷還吸引了小米、奇虎360、小紅書、摩拜單車、慕聲科技等多家知名民營企業在此設立“第二總部”。隨著疫情消散,光谷安排了約1.3億元獎補資金,扶持該區1042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工復產,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樓宇聯合防控”機制,鼓勵民營企業員工分批返崗,推動了200多家互聯網企業復工。

  小米武漢總部3月30日正式復工,聯想武漢產業基地4月1日已實現萬人到崗,滿負荷全面復工,夜晚的光谷同樣燈火通明。據供電部門統計,3月26日是3月份東湖高新區用電呈現最高負荷的一天,比本月最低負荷上漲20.8%,并且每天用電負荷還在持續上升。武漢科技引擎的光谷正在全面復活。

  武漢按下復工“加速鍵” ,全行業逐步復蘇

  注:行業復蘇指數為各行業畢業生需求崗位數與去年同期需求崗位數的比值,比值越大,代表行業復蘇程度越好。

  武漢作為中國重要工業城市,在2020年3月份校園招聘行業需求量排名中,前三名分別為建筑/建材/工程行業、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與去年同期畢業生需求量相比,建筑、互聯網、電子技術、機械、汽車等受行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復蘇,其中制藥/生物工程行業復蘇較快,3月份的畢業生需求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81.37%,其它行業畢業生需求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五成左右,回暖信號明顯。

  汽車產業已連續多年占據武漢第一支柱產業位置。以武漢開發區為例,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神龍汽車等7家整車企業和500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這里匯集。目前,東風乘用車公司一線員工到崗率97%,全力按下復工生產“加速鍵”。為此,我們采訪了一名招聘負責人陳主任:“目前工廠實行單班生產,單日產能達到過往同期的40%,從4月上旬開始,工廠將進入雙班生產制,產能將大幅爬升。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需要儲備大量的優秀年輕人才,調整公司的人才結構,優化團隊能力。”

  江灘兩畔,燈火璀璨,一場綿延20余公里燈光表演,正式宣告了武漢的解封,但是解封不是“解防”,梧桐果也在這里提醒所有的2020屆畢業生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要調整心態、提振精神,通過學校就業信息網、求職招聘平臺等渠道拓寬搜索視野,隨時隨地做好“主動出擊求職”的行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