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濰坊濕地保護成績卓然,26處濕地公園形成自然生態保護網絡
4月13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近年來,濰坊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不斷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建立市級以上濕地公園26處,形成了以濕地公園為主的自然生態保護網絡。

保護制度逐步完善。濰坊制定印發了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出臺了《濰坊市濕地保護管理辦法》,為全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保駕護航。各地嚴格落實濕地修復制度,規范濕地公園管理,加大監管督查力度。各級執法部門積極開展打擊破壞濕地違法犯罪執法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侵占破壞濕地行為。

保護網絡已成規模。目前,全市建立市級以上濕地公園26處,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以濕地公園為主的自然生態保護網絡。全市有8處重要濕地作為全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濕地被列入2016年《山東省重點保護濕地名錄》;2017年,壽光濱海、濰坊白浪河、濰坊峽山湖和青州彌河等4處國家濕地公園被評為山東最美濕地。

保護成效初步顯現。結合“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宣傳月”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伴隨著濕地生態狀況的明顯改善,有效保護了全市50%的濕地野生動物種群、70%的濕地高等植物群落和40%的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效益充分發揮。隨著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的持續開展,濕地公園作為濕地保護的重要形式,已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充分發揮了濕地的生態效益,提升了城市品位。通過對濕地的保護和恢復,為周邊地區的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了人民群眾的休閑、娛樂生活水平,促進了園區與社區的共管良性循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