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新建小區100%配充電樁!后年全市充電設施力爭突破2萬個

  4月13日,濟南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省城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逐步形成適度超前、快慢相濟、布局合理的充換電網絡。到2022年,全市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16000個以上,力爭突破20000個,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新建小區100%配備充電設施

  既有居民區“一戶一表一車位”

  規范新建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新建住宅小區100%統一將充電基礎設施供電線路敷設至停車位,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包括預埋電力管線和預留電力容量),并按照不低于停車位10%的比例配建充電設施,納入項目審批驗收范圍,與主體建筑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開發商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的分時共享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

  加快既有居民區設施改造。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積極推進既有居民區(含高壓自管小區)停車位的電氣化改造,確保滿足居民區充電設施用電需求。對專用固定停車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賃期車位),按“一表一車位”模式進行配套供電設施增容改造,每個停車位配置適當容量電能表。

  實施配電能力提升改造后,電力容量仍不足的居民區,推廣整體智能有序充電管理模式,引導電動汽車負荷低谷充電。停車位不足的小區,利用公共停車位建設相對集中的公共充電設施,開展機械式和立體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建設與改造。

  物業不得以安全、電容量不足

  等理由拒絕業主安裝充電樁

  發揮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積極作用。各區縣房產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居委會要按照《私人用戶居住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示范文本》(發改能源〔2016〕1611號)要求,主動加強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指導和監督,引導支持充電設施建設改造,明確充電設施產權人、建設單位、管理服務單位等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建設使用管理流程。

  在居民區安裝充電基礎設施過程中,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配合業主或其委托的建設單位,及時提供相關圖紙資料,協助現場勘查、施工,未經消防、供電部門認定,不得以安全、電力容量不足等理由拒絕業主安裝私用充電樁。

  公共停車場不低于15%的車位比例

  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完善公共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按不低于15%的車位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規劃部門在核發相關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要嚴格審核,住建部門在竣工驗收時要落實建設情況。

  加快既有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到2022年占車位比例不低于15%,達不到比例的,取消停車場運營資格。

  加快行業專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公交、出租、環衛、物流、郵政快遞、分時租賃、共享汽車等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運營單位可自籌資金或與專業運營企業合作,優先在停車場站配建充換電設施,結合城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實現高效互補。至2022年底,專用充電設施車樁比要達到3:1。鼓勵有條件的專用充電基礎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

  2022年高速充電設施全覆蓋

  全市A級以上景區全覆蓋

  積極構建高等級公路城際快充網絡。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濟南段服務區的充換電站建設,鼓勵自建或與第三方合作建設,到2022年實現高速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積極推進國省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城際、城郊客運線路,與旅游專線有機融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資源,在沿線建設城際快充網絡,滿足旅游行業及城際、城郊營運客車充換電需求。

  推進公務用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要結合本單位電動汽車配備更新計劃以及職工使用電動汽車需求,鼓勵自籌資金或與專業運營企業合作,利用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具備場地條件的單位實現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將單位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情況納入公共機構節能減排考核獎勵范圍。

  鼓勵旅游景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市旅游景區發展電動旅游巴士服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智慧旅游同步推廣,結合實際建設充換電設施,到2022年底,全市國家A級以上景區充電基礎設施實現全覆蓋,4A級以上景區充換電車位比例不低于15%。

  簡化建設審批手續

  不得收取接網費用

  結合濟南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增加充電基礎設施規劃章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加快形成多層次的充換電服務體系。

  簡化建設審批手續。個人在自有停車位,各居住區、單位在既有停車場建設安裝充換電設施(含配套)的,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無需為同步建設充換電設施單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新建獨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換電站應符合城鄉規劃,并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配(結)建充電基礎設施雨棚等安全、防護附屬設施,無需單獨報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電網企業負責,各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電網企業要為充電基礎設施報裝及增容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簡化手續、限時辦結,保證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無障礙接入。結合實際情況及用戶需求,做好產權分界點后配套供電設施改造工作,合理配置供電容量,不得收取接網費用。

  全市范圍內各停車場在提供新能源汽車入場充電服務期間,除收取電費和充電服務費外,不得收取停車費等任何其他費用;同時鼓勵各停車場結合自身運營實際,對充電完成后繼續停放的車輛提供停車優惠。

  鼓勵混合站的建設與改造

  實現充電導航、預約等功能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建設標準、設計規范。建設單位應切實落實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主體責任,按照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進行建設驗收。新建充換電設施應完成電氣安全、計量系統、電能質量等指標的驗收以及與整車充電接口、通信協議的一致性檢測和調試后方可投入使用。

  加快充電運營模式創新。探索加油、加氣、加氫站與充換電站的融合,鼓勵混合站的建設與改造。探索市政道路停車位結合智慧燈桿(路燈+5G基站+充電樁)等方式建設分散式公共充電樁,與公共充換電站高效互補、有機結合構建完善的城市公共充電服務網絡。鼓勵“光儲充”一體化充換電設施發展。

  鼓勵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企業和物業服務企業創新運營模式,通過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提供增值服務,將收入用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能力。

  推動充電信息資源共享。依托濟南市智慧城市平臺,與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接,推動共用共享、互聯互通,實現全市充電基礎設施在線監控、狀態查詢、充電導航、充電預約等功能,提高充電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為全社會提供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