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象經濟”更耐寒?山東一季度GDP降幅低于全國1%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2020年4月26日下午,在山東省政府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1491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5.8%。而數天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突發影響,山東省第一產業增加值628.0億元,下降0.5%;第二產業增加值5666.0億元,下降7.1%;第三產業增加值8625.3億元,下降5.4%。
多年來,山東始終是中國第一農業大省。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于成河介紹道,一季度,山東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1%。
目前,山東全省春耕春播進展順利,預計全省春播糧食面積538萬畝,比上年增加155萬畝,小麥苗情總體好于往年,一、二類苗占86%。蔬菜總產量1074.7萬噸,同比增長0.6%。禽蛋產量152.6萬噸,增長2.7%。豬牛羊禽肉產量198.9萬噸,其中禽肉增長9.9%。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180.3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0.2%。
同時,山東省也是北方工業大省,大企業眾多,歷來有著“群象經濟”之稱,在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中,山東企業表現出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特點。
根據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山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8%。其中,3月份實現由負轉正,增長1.7%,比1-2月回升12.3個百分點,3月當月工業用電量由2月份的下降15.8%轉為增長3.1%,工業生產逐步恢復常態。
從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4.9%;股份制企業下降5.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6.7%;私營企業下降6.3%。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3.9%,制造業下降6.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3%。從3月份看,部分傳統行業支撐力較強,鋼鐵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6%、8.0%和6.2%;裝備行業復蘇加快,實現增加值增長3.5%;高技術制造業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增長16.9%;智能行業及產品增勢強勁。
2020年一季度,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00.7億元,同比下降15.2%。其中,3月份下降13.3%,降幅比1-2月收窄2.8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零售額下降15.8%,降幅比1-2月收窄5.1個百分點。
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認為,從這些數據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山東省經濟運行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一季度山東省GDP下降5.8%,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隨著全省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正逐漸進入常態,特別是進入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的態勢更加明顯,工業、投資、進出口當月都實現了由負轉正。
根據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截止目前,山東12121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續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00%;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全部復產,達產率達到100%以上;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為企業減免費用473.4億元;3月當月進出口和出口分別增長4.2%和8.1%,實現逆勢上揚。
對于一季度山東省CPI上漲較快的現象,陸萬明認為,一季度,山東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6%,漲幅同比擴大3.6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一季度核心CPI僅上漲1.5%,說明目前居民消費價格基本保持平穩。
目前,山東一季度價格漲幅較高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食品價格上漲較大。一季度漲幅為22.8%,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影響程度達80.4%。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34.9%,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的影響程度達57.1%。豬肉價格高位運行,是當前影響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二是成本上升。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物流運輸等成本相對提高了一些,導致產品價格有所上漲。三是翹尾影響。居民消費價格5.6%的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4.3個百分點,影響程度高達76.8%。
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分析道,“從后期走勢看,我們判斷,我省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繼續擴大的可能性比較小。”首先,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山東糧食生產也獲得豐收,為穩定食品價格打下良好基礎。其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復工達產擴面提速,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快速增強,服務供給逐步恢復釋放,市場價格將持續保持穩定。第三,去年物價上漲的翹尾因素逐步減弱,特別是到下半年影響程度將明顯降低。因此全年看,山東省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預計會呈現逐步回落態勢。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于成河表示,總的看,山東全省經濟秩序基本全面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逐步回暖,穩住了經濟運行基本盤,成績來之不易。但也要看到,當前山東省呈現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下行壓力大、矛盾風險交織疊加的特點。同時山東也面臨許多積極因素,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