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權威發布|科學選設備、規范操作……山東規范公共場所體溫監測,嚴格落實“健康碼”核驗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6日訊 今天下午3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長寇增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我省新冠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體溫監測方便易行,在疫情防控期間,“測溫+健康碼”會成為許多場所的重要防控措施,廣泛開展體溫監測,對篩查發現的體溫異常者進行進一步排查,是落實“四早”措施的重要手段。
寇增強介紹,近期省專家組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測溫不規范、不落實等問題,對進一步規范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體溫監測工作提出了意見。
一是人口聚集的室內場所,比如大型商場(超市)、交通場站、學校、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要結合人流量動態變化、測溫設備對溫度、環境需求等實際,確定體溫監測的地點或路線并合理實施。
二是科學選用設備,應該根據人流量、環境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測溫儀器。比如人流量大、人員密集的場所要推廣使用靈敏性和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化體溫監測設備,避免測溫場所出現人員排隊等候和聚集現象,既擴大體溫監測覆蓋面,又提高通行效率。
三是規范手持式測溫儀操作,比如要嚴格把握測量部位、測量持續時間和測量部位與探頭的間距等要素,提高測量的精準度。使用手持式測溫儀前,要與接觸式體溫計比對校驗,發現異常及時校準。
四是對監測發現的體溫異常人員,一定要做好登記,立即報告并采取臨時隔離措施,必要時安排其到醫療機構排查診斷。
五是堅持測溫和健康碼核驗并重,在開展測溫的同時,還要嚴格落實“健康碼”核驗制度,限制中、高風險的人員流動。
寇增強表示,目前山東省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已經正式發文要求規范重點場所的體溫監測,希望廣大公眾積極配合,使大家有一個安全有序的公共環境。此外,隨著夏季來臨,有的居民對“發燒”不敏感,有時候會出現體表溫度略有升高的現象,這里,提醒公眾關注自己的體溫,特別是到境外和高、中風險地區旅行,或接觸過這些地區的人員,以及接觸過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人員時,都要進行體溫等癥狀的自我健康監測,提倡進行核酸檢測,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閃電新聞記者 黃健容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