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教師職稱評審學校說了算 育齡女教師多的中小學增“編” 

  教師管理體制、編制等問題都是教師隊伍建設中受關注的熱點。記者從5月9日上午召開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推進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提供機構編制保障等方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濟南市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輝表示,將優化教師資源配置,采取“人編同調”等方式,鼓勵干部、教師跨學校、跨學段、跨區域合理流動。優化崗位設置管理,打通中級和初級教師崗位比例。推進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在學校開展“教師自主招聘、職稱自主評價、崗位自主聘任、績效自主分配”改革試點。

  濟南市委編辦副主任李民介紹,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全力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機構編制保障:

  一是挖潛創新,保障中小學編制需求。創新編制管理方式,采取精簡壓縮“小散弱”事業單位編制、從其他系統壓縮一定比例的事業編制等措施,進一步盤活編制資源存量,堅持向教育傾斜。在嚴格執行省規定的核編標準基礎上,在現有編制總量內,統籌考慮、合理核定教職工編制,保障中小學用編需求。同時用足用好相關政策,對全市承擔示范、實驗、雙語教學等任務,以及育齡女教師較多的中小學,按照標準高限核增教師編制。

  二是動態調整,提高編制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中小學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及時按照規定的調編周期進行調整,推進教職工編制科學配置。通過在教職工編制總量內統籌調配人員、崗位、編制等方式,推動人員編制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及學段之間及時調整,著力解決區縣間和區域內學校間超、空編不平衡問題。

  三是統籌調劑,化解中小學編制結構性矛盾。按照“總量控制、城鄉統籌、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加大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調整編制力度等措施,優化編制結構,集中編制資源,優先滿足教師隊伍需要。再者,以區縣為單位,根據生源變化情況,由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在核定中小學編制總量內,具體分配到各學校,結合實際統籌調劑使用。健全完善中小學教師臨時周轉專戶編制制度,用于滿編、超編的中小學補充專任教師。

  四是專編專用,強化編制管理。嚴格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專編專用制度,嚴禁其他單位以任何形式挪用、借用、擠占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有編不補和長期空編等問題。嚴格落實中小學校進人程序和實名制管理制度,嚴格履行編制審核程序,確保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使用規范合理。

  (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