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5月11日訊 一筆宣稱利率僅為9%的貸款,綜合計算服務費、擔保費用和保險費用等成本之后,成本竟然超過借款本金六成之多,而相關費用也被包括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內的三家公司分得。
有媒體日前報道稱,2019年11月,借款人江濤(化名)從平安普惠貸款專員了解到,通過平安普惠貸款,資金提供方為銀行的貸款利息在9%左右。江濤于是通過平安普惠APP借款20萬元,分36期,每月還款本息6378元。
然而,還款當日,除已還當期本息之外,江濤還收到另外三筆扣款短信提醒。平安普惠APP顯示該三筆扣款為“月保險費1505元、月服務費1250元、月擔保費15.2元”。三年下來,江濤將要為上述三項目支付保險費5.4萬元、服務費4.5萬元、擔保費547元,共計9.97萬元。綜合算下來,江濤20萬貸款本金的借款成本(利息+費用)為12.9萬元,成本超過本金的60%,而借款合同上標注的利率為9.2%。
據江濤提供的《借款合同》、《委托擔保合同》、《平安個人借款保證保險保險單》顯示,上述三筆費用(借款保證保險費、服務費、擔保費)分別被三家機構收取。其中,本息由放款機構中航信托收取,服務費、擔保費落入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手中,借款保證保險費用是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收取。
事實上,平安普惠貸款操作被“詬病”已久。魯網記者通過聚投訴、黑貓投訴和啄木鳥投訴等投訴平臺進行搜索看到,關于平安普惠存在“砍頭息”、強行搭售保險以及簽訂陰陽合同等行為的投訴屢見不鮮。
針對以上問題,記者聯系了平安普惠的客服電話4008580580了解詳情,工作人員稱“你這個情況我已經反饋給上級部門,到時候會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會給出解釋?!?/p>
隨后,記者收到自稱平安普惠山東運營部工作人員電話稱:“貸款過程中的確存在保險費、服務費和擔保費,因為這是在貸款初期我們就和客戶說明過的,雙方也就此簽訂相關協議。但對于所謂的‘砍頭息’我們并沒有,現在我們業務上是沒有問題的?!?/p>
值得關注的是,有專業人士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從金融角度講,借款人與平安普惠簽署《借款合同》是主合同,其他的《委托擔?!?、《平安個人借款保證保險保險單》屬于從合同,依附于《借款合同》?!半m《借款合同》之外的是從合同,但是相關費用是這筆借款而產生?!痹搶I人士稱。
?。斁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