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破解鄉村振興融資“難、慢、貴”?山東省農信社:擴大服務覆蓋面是首要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黨委書記孫開連表示,為切實做好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將確保2020-2022年,14個試點縣(市)農商銀行累計投放貸款不低于4000億元、涉農貸款不低于3200億元。

  在當前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始終制約著發展。孫開連介紹:“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要求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省委省政府為緩解鄉村振興融資難融資貴,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提升舉措。”

  “融資難”如何解決?

  孫開連認為,要解決好“融資難”這個痛點,首先是要提升“三農”、小微企業、城鄉居民家庭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在服務“三農”客戶方面,結合鄉村文明建設,逐村逐戶開展集中營銷、集中評定和集中授信,提高試點縣(市)小微企業、農戶建檔、授信覆蓋面,力爭2022年底小微企業、農戶授信覆蓋面分別達到70%、80%”

  具體舉措是,改進授信和擔保方式,采取以現金流為主要授信依據的方式,解決授信難題,推廣小微企業主家庭成員擔保的模式,解決擔保難問題。在服務城鄉居民家庭方面,推廣“家庭銀行”貸款模式,以家庭為授信單位,根據家庭成員收入、財產總量確定授信額度,由個人信用拓展為家庭信用。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生物識別等新興技術,全面推廣“線下采集數據、線上交叉驗證、系統自動授信、客戶自主用信”的“信e貸”模式,無需抵押擔保,符合條件的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自助辦理小額信用貸款,有效破解擔保難題。

  “融資慢”能否迎來新局面?

  在解決“融資慢”方面,孫開連認為,應深入開展便捷獲得信貸活動,進一步暢通鄉村振興申貸渠道,建立申貸服務聯絡員制度。此外,還應“持續宣傳推廣微信、微名片、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申貸渠道,通過努力,推動試點縣(市)線上申貸盡快成為貸款申請的重要方式。發揮決策鏈條短、經營靈活的優勢,將新增20萬元(含)以下小額貸款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網點,實行獨立審批人制度,提高審批效率。”

  “融資貴”怎么辦?

  孫開連表示,在解決好“融資貴”方面,主要還是落實國家關于減費讓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要求。具體來說,需要進一步深化政銀合作,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

  “我們將大力推廣‘無還本續貸’業務,實現新舊貸款‘無縫銜接’,減輕到期還款壓力。同時,我們還將積極申請央行再貸款,再貸款資金發放的普惠小微、涉農領域的貸款利率,在國家政策規定上限基礎上再下降20個BP,進一步加強與省農擔公司合作,客戶實際承擔的利率降至4%以下。在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推動試點縣(市)農商銀行貸款整體利率水平持續降低。” 孫開連說。

  為全力推動財政金融融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制度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孫開連表示,下一步將確保2020-2022年,14個試點縣(市)農商銀行累計投放貸款不低于4000億元、涉農貸款不低于3200億元。

  (閃電新聞記者 楊麗 于國奇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