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地游客送給青島的哥3000元感謝費還被拒,為啥?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9日,中青出租公司收到了乘客于先生送來的一面錦旗,感謝駕駛員張恒福拾金不昧的舉動。原來,不久前,于先生的外地朋友在乘坐張恒福的出租車時不慎遺失價值二萬余元的財物,好的哥發現后主動尋找失主并第一時間送還。面對失主送上的3000元感謝費,張恒福婉言謝絕。

  這一幕發生在5月24日晚上九點左右。“當晚,我們招待來青旅游的朋友,酒過三巡便搭乘張恒福駕駛的魯UT0053號出租車到李滄區萬達廣場附近。”家住城陽區水悅城的于先生回憶說,許是好久不見聊得太開心,加之喝過了酒,下車時,朋友把隨身攜帶的手包遺失在了出租車上,包內有人民幣三千元現金、一張金額為一萬九千元的借條,還有朋友的證件和銀行卡。在發現手包不見的那刻,大家一下子慌了神。經過回憶,大家推測,手包很有可能遺落在了來時搭乘的出租車上。但由于沒有保存車票,也沒人記住車號,大家一籌莫展。

  當晚,在將于先生一行人送到目的地后,張恒福也準備收車。“收車時,我發現了后座的手包。”張恒福說,打開包后,他發現里面有一摞現金、證件,但并沒有失主的聯系方式。由于對方是微信支付,他便通過支付平臺留下了自己的聯系電話,希望乘客看到后主動聯系自己。同時,他還到就近的派出所進行了報備。“幾個人上車時都帶著酒,估計給了車票也保存不好。聽他們的口音,還是外地人,證件都丟了,肯定會很麻煩。跟派出所報備一下,也能方便失主盡快找到我。”

  那一邊,于先生也在朋友的提示下,打開了手機的微信支付功能。在微信后臺的幫助下,于先生與張恒福取得了聯系。經過確認后,張恒福索要了于先生的位置信息,表示即刻會將手包給于先生送過去。不久,張恒福如約而至,將手包原封不動地送還給了于先生。“撿到乘客的物品,不管多少都一定要歸還,這是做人最起碼的誠信。”

  “從發現丟包那一刻起,朋友對找回手包的信心幾乎為零。這次的經歷,讓朋友對青島人的高素質和高品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先生告訴記者,朋友最在意的是里面的一張一萬九千元的借條,是生意上的朋友借的,原本就是拖欠了很久的舊賬,若是再把借條丟了,這個損失可太大了。況且,包里面還有三千元現金,本以為駕駛員沖著這個現金也不會承認撿到了手包。沒想到張師傅不僅第一時間就表示撿到了手包,還主動將手包送還回來,并謝絕了感謝費。離開青島前,于先生的朋友給青島的好的哥點了個大大的贊,特意囑咐他一定要好好感謝一下張師傅。

  (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韓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