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三年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1萬余起 繳獲各類毒品5.16噸
魯網6月18日訊(記者 張佳偉) 2017至2019年,山東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了全省三年禁毒人民戰爭,各地各有關部門跟進發力,狠抓各項措施落實,營造了“向毒品宣戰”的濃厚氛圍。記者18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三年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1萬余起,移訴1.4萬余人,繳獲各類毒品5.16噸,全省制販毒空間受到強力擠壓。
山東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祝群在會上介紹,三年來,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堅持全社會發動、全民參與,突出依法禁毒、從嚴治毒,實現了禁毒斗爭形勢持續好轉,連續三年在全國禁毒綜合考評中進入優秀等次。目前,全省登記在冊吸毒人員10.9萬人,總量居全國第16位,占總人口比居第28位;現有管控吸毒人員3.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千分之0.36,遠低于全國千分之1.8的平均值,未發生有影響的吸毒人員肇事肇禍案事件;已戒斷三年未復吸人員7.3萬人,18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由最高峰的2015年1091人銳減至目前的67人,是全國最少的省份之一,“污水驗毒”“毛發檢毒”“逢嫌必檢”等相關毒情監測指數也顯示,省內吸販毒活動明顯減少。
李祝群介紹,受國內外涉毒因素的綜合影響,當前我省禁毒工作仍面臨重大挑戰。一是毒品多頭滲透加劇。毒品犯罪“隱性”特征明顯,“毒源在外、多頭滲透”加劇,掃毒攻堅遠未“觸底”。同時我省吸販“笑氣”、大麻、制販新型毒品案件逐漸增多,一些地方相繼挖出交織疊加的問題和涉毒團伙,加劇了現實危害和潛在危害。網絡涉毒犯罪活動活躍,“遠程非接觸式”販毒手段逐漸常態化。
二是易制毒物品流弊風險較大。山東是化工醫藥大省,國家規定管制的32個品種全部涉及,年均流通量居全國首位。加之山東省便利的交通和物流快遞等區位條件,容易成為不法分子非法獲取制毒原料的重要區域,制毒物品管控壓力巨大,這也是山東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禁毒工作最大風險點之一。
三是毒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完善。個別地方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仍把禁毒工作當成“軟任務”,在禁毒理念、組織推動、體系機制、措施手段、資源配置等方面有明顯短板,涉毒風險苗頭時有顯現。
李祝群表示,下一步,公安部門將堅持靠前一步、主動作為,深入開展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統籌推進攻堅掃毒、易制毒物品管控、戒斷康復、毒情監測預警、毒品預防教育、禁毒基礎保障“六項工程”建設,實現全省毒品治理形勢更加穩定向好。
(魯網)